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去寿光考查 (第1/2页)
雯雯这次的到来真是给杨国帮了大忙,走亲访友,雯雯开车接送,并且在路上教杨国开车的基本知识,下午闲时又在旅馆的大院子里让他实习,几天的工夫,杨国已掌握了开车的要领,今年再去驾校学习一段时间,他就很有把握拿到驾驶证了。 新年的头几天,除了忙于走亲访友的应酬之外,杨国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这事,他从电脑里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于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的兴趣大增,初六这一天大早他便放了挂鞭炮,由雯雯开车,两人便赶往了寿光。 一路上探亲访友的小车络绎不绝,基本上看不到大货车的身影,中午时分进入寿光地界,田地里的蔬菜大棚便多了起来,成片成片的,蔚然可观。 看着这连绵不断的蔬菜大棚,雯雯不觉有些感慨,道:“看来寿光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真是名不虚传啊。” “那是,”杨国道:“寿光人种的大棚蔬菜销往了全国各地,他们也因此都奔向了小康。虽然现在温室大棚已遍及全国,但他们出产的蔬菜以质优价廉仍然占据着中国蔬菜市场的半壁江山,现在又推出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可谓是潮流的引领者。” “确实如此,”雯雯看了下导航显示仪,道:“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还有二十公里,我们马上就到了。” 轿车加速,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雯雯便把车捌下了高速路口,径奔高科技示范园而去。 眼前出现一片宽大的停车场,停车场内轿车已整齐有序地排了几行,雯雯把车缓缓停在里面,解开安全带,两人下了车,目光都齐齐地看向了前方不远处的高科技示范园。 示范园的大门华丽宽大,门侧是一个警卫室,进到园内,道路两边是公园式的绿化带,假山苍松,绿色草坪,即刻便给人了一种雅致的感觉。 再往前走,便是高科技示范园内高大的钢架温室了。 在温室的左侧则是一排二层的楼,杨国没有急着去大温室,而是去楼房那边看了看。 原来那是农产品展销厅和生态餐厅,已有来来往往的人进出里面。 进到展销厅内,面前一拉溜的玻璃柜台内摆放着各种蔬菜及瓜果,杨国看了下草莓和西红柿的价格分别是99元和三十元。果然是价格不菲。 “欢迎光临。”有一个女服务员冲他俩笑了一下,并从柜台上拿起两本示范园的科普图书递给杨国。杨国仔细翻看了下西红柿的营养分折表。 他们在大厅内又转了转,然后去了示范园大温室。 进大温室参观是要买票的,杨国买了两张,进到里面。 里面的空间豁然开朗,气温如夏日般的炎热。参观及买蔬菜果实的人往来穿梭,很是热闹。 这个温室极其宽广,有几千平米的样子,进到温室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离地约一米高的一组用绿色植物组成的“有机蔬菜,生态农业”八个大字,两边各有花卉相衬,门口的一侧是一个收银台,有两个工作人员正在为客人们采摘的蔬菜瓜果称重收银。 再往里走,是用一米多宽的水泥路隔开的蔬菜种植区,种植带内并不见一点土质,那些蔬菜都生长在工业岩棉之内,正有一些客人们在采摘着新鲜的果蔬。 在西红柿的种植区,杨国仔细观察了一下西红柿的色泽,圆润亮丽,表面上有一层细小的水珠,不用去尝,一看便知它的口味上佳。 除了西红柿之外,这里面还种植着芦笋,紫番茄,根芹,还有几种杨国都叫不上名字来的蔬菜,看这里的设施及蔬菜品种确实非常先进。 雯雯也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温实设施,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在一块紫番茄的种植区,看着紫番茄那黑玛瑙般闪亮的色泽不禁伸手去摸了一下。 杨国笑了笑,转身去服务台要了几个方便兜,过来后递给雯雯一个,道:“相中哪个摘哪个。” 雯雯犹豫了一下,道:“这,这个得多少钱一斤呀?” 杨国温声地道:“不要考虑价钱,问题是我们没吃一回,我们要尝尝鲜呀。” 雯雯会意地一笑,开始采摘起来。 杨国一边采摘着一边道:“还记得在九几年时,我们村有跑北京做买卖的,冬天的时候从北京带回来鲜西红柿和鲜辣椒,我们当时都感到不可思议,这大冬天的怎么还会有鲜辣椒和西红柿?后来才知道这是从温室大棚里种出来的,那当时是相当出奇的菜了,你看现在,这鲜辣椒和西红柿早都成了平常百性的家常菜了。” “嗯,估计那时种大棚菜的也相当少了。” “不错,那时寿光也只有三元朱村有几个种大棚的,”杨国道:“你看现在,这里都成了全国的蔬菜批发市场了。” 雯雯采摘了一方便兜便不采了,杨国道:“再摘一点。” “这些不少了,”雯雯道:“尝个鲜嘛,还不知这有多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