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道子 (第1/2页)
“是,天道至圣至公,可,我等岂能蜗居在这世界上。天道至公,但天道也酬勤。 一个连家都不愿走出的人,何谈天道至公!” 织女再次开口道。 而,这一句话,却怼得在场众人哑口无言。 以礼法来说,这句话近乎完美。 但,有句话说得好。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因为有的人,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制;你跟他讲法制,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国情;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接轨;你跟他讲接轨,他跟你讲文化;你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你跟他装孙子,他跟你讲道理。 而兵,便是那‘有的人’,就是那东岳大帝。 秀才,便是那织女。 当秀才以道理智力取得话题上的优势时,士兵将领们,便会用残酷的现实告诉那些个只会喳喳叫的秀才们,什么叫做‘书生误国’。 “陛下,织女虽然说的有理,但……还请陛下别忘了当年朝歌城的四圣,还有周朝时期的大雷音寺曾发生过什么?臣的地府,至今还没有回复元气呢。” 东岳大帝说道,随后直接退到了一旁,不再开口。 而东岳大帝的这句话就是所谓的摊牌了。 直接把要说的东西直接挑出来说,不再遮掩了,不就是当年八云寺闹得太火嘛……要出去,大不了你们自己去鱼死网破。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在场的许多神仙都是封神时期的老仙,知道东岳大帝说的是什么意思。 可,类似织女这样的小仙却不懂啊! 特别是八仙,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他们是汉代才飞升的神仙,可八云寺搞事的年代可是周朝和洪荒,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啊! 且周朝后飞升的神仙,绝大多数都不晓得八云寺当年搞过多大的事情。 只知道,有个灭天大圣比齐天大圣还吊。但具体吊在哪?却没有一个神仙愿意说,因为那是他们的黑历史。 虽说后来还是传播开来了,但或多或少有着添油加醋的成分在里面,那些个神仙们便也只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 而在东岳大帝的话音落下之后,凌霄宝殿上的气氛便陷入了尴尬之中。 但还好,打破尴尬的出头鸟,终归是存在的,并不是只剩着织女一人苦苦支撑。 一旁八仙中的蓝采和上前道。 “陛下,臣等小仙皆认为织女说言甚是。只是,东岳大帝所提到的话,我等也不能无视。 刚刚所提到的那些个事情,我等小仙位列仙班时间尚短,浑然不知,不知可否令东岳大帝解释清楚刚刚自己所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蓝采和说的话很中肯,但他却不知,有时候所谓的中肯却也是一把无形的刀。 人家明明都摊牌了你还在那里人家有没有足够摊牌的筹码,你这是闹求肾呢! 场面再一次陷入了尴尬之中,原本打破尴尬的傻蛋却将气氛带入了一场新的尴尬……这,真是令人无语。 而高坐在上位的玉皇大帝却一直闭着嘴,不言不语,众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后,却又将自己当做围观群众。 但就在此时,又一个傻逼打破了尴尬。 这一回打破尴尬的傻逼不再是天庭的神仙,而是正从远处赶来的观世音! 转瞬之间,观世音便从天庭的南天门赶到了凌霄宝殿。 一到场,一开口便是。 “敢问玉帝,你是否想要离开这方寸世界?” 没有和在场的仙官会礼,没有和玉帝行礼。 一张嘴,一开口便是这种类似质问的问题。 凭借着这样的行事尿性便不难推断得出,这佛教过了这么多年,还是那个老样子。 而后未等玉帝开口,观世音便再次说道。 “若玉帝想离开这方寸世界,我们佛教愿意助玉帝一臂之力。还请玉帝将道子请来,与我等共商大事。” 上一回的开口若只是质问的话,这一回,便是直接对玉帝下命令了! 的确,几千年的时光的确并没有让大雷音寺痛改前非,相反,大雷音寺还更加放肆了! 只是,无论是玉帝还是在场众仙,却都没有对观世音的话表示质疑与反对。 相反,他们就像个刚刚出生的雏鸡一样,只会躲在母鸡的翅膀下,绝不抬头。 而后,玉帝终于开口道。 “道子仙子我等可请不了,她此时就住在三重天的花海中,还请菩萨亲自去请。” 话才落下,众人眼前的观世音便立即消失不见,去了三重天。 而,对于玉帝所作出的举动。 在场的众仙却感到一头雾水,且除此之外,通过封神大战才位列仙班的神仙们则对此倍感忧虑。 “陛下,你这举动……怕不是会被他给厌恶啊!时过如此之久,他若归来,怕不是会彻底拆了天庭啊!” 一旁,东岳大帝再次走上前开口道。 对此,玉帝则摆了摆手,示意其放心。 随后说道。 “众小仙刚刚不是不知东岳大帝所提到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意思吗?我这……便是正在解释啊! 朝歌城的四圣劫,地府破城劫,大雷音寺爆碎劫。 这三劫,便是刚刚东岳大帝所提到的事情。 这三劫的发起者,霍乱者,皆是尔等知晓,但却籍籍无名的‘灭天大圣’。 当年灭天大圣做过的事情,朕已经不想再提了。 诸位若是不懂那三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懂灭天大圣的实力,大可仔细看一看本次观世音与找道子仙子时所发生的事情。 朕推测,观音找道子,必定会发生一场混战。 而道子,便是灭天大圣亲手调教出来的弟子。” 说罢,玉皇大帝便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光幕,映射出了观音找道子的景象。 道教的三十三重天分别为, 欲界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