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中的病毒 (第2/2页)
发展中国家,今年4月号的《新英格兰医学学报》同时刊登4篇关于传染病的报告,包括意大利因玉米中listeria菌造成的感染,马来西亚因猪只传染的脑炎,美国亚特兰大糖尿病男童因吃受感染食物而进行两次肠手术等案例。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居民大量涌向城镇,居住在缺乏卫生条件的环境中,形成传染病温床。另一方面,海运及航空交通带来全球人口及产品流通,病原体传染的范围因此扩大。 1989年、1990年、1996年,美国检疫单位曾发现从菲律宾入口的猴子身上,带有专门感染猴子的Reston埃博拉病毒。4名检疫人员因接触而体内产生抗体,幸亏没发病。类似猴子埃博拉病毒也在意大利与菲律宾发现。 曾在非洲参加救治埃博拉的玛丁尼兹医生说:“人类不断开发,不断侵入过去毫无人烟的地区,肯定会接触一些从没碰过的昆虫动物,一些隐藏着的病菌病毒正等待机会对付我们。” “埃博拉”原是刚果一条河流,1976年首宗埃博拉病例在那里出现,从此它成为这致命传染病的代号。 病人感染病毒后4天,会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烧、头痛、喉咙痛、肌rou疼痛等。接着是呕吐及肛门出血,然后鼻腔、牙龈、眼睛、皮肤也出血。这时病毒也开始破坏内部器官,病人因内出血而吐血。50%至90%病人在两星期内因失血过多造成休克而死。 病毒可能潜伏在患者体内两星期,这期间没有感染性。当感冒症状出现时会通过体液感染。出血时期及死后一段时间,病毒感染性极强,非常危险。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只知道在感染初期,病毒在血管中产生大量糖性蛋白质(glycoprotein),却不知道它如何造成大量出血。 两三年前,密歇根大学的病毒学家奈贝尔(GaryNabel)才发现,原来这种糖性蛋白质会黏附在称为neutrophil的白血球上。这种白血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前线防卫,负责吞食及消灭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并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动员白血球B细胞制造抗体,以及T细胞对付已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研究者猜测,埃博拉的糖性蛋白质把neutrophil包住,使它无法作用,病毒就能如入无人之境,攻击血管壁细胞,使血管壁弱化甚至破洞。病人因大量出血,血压太低,循环系统无法把血液送到重要器官去,病人因休克而死。 【尸毒】: 尸丹的主要成分,最初出现在古代“蓬莱仙岛”(一个海中的岛屿)上,是一种活性有机体,呈黑色。尸毒是怎么来的?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变异论者猜想它可能是一种古老的生命体,在特定条件下变异而成;侵入论者猜想它可能是一种外星病毒,通过陨石等途径进入地球,还有宗教论者猜测它是创世神流下来净化世界的武器…… 尸毒没有明显的细胞结构,它的特性是侵占,侵占其它生物的细胞来完成自己的生命机能。 尸毒的其它特性请在本书中查找。 【尸丹】: 古代方士将尸毒融合舍利子、万年奇参、以及蚯蚓、壁虎、乌龟、蟑螂……等多种生命力顽强的动物和植物,以特殊的方式熔炼而成的弹药。后来经过分析,这种丹药是侵占多种生物细胞后的尸毒,在自我保护机制下变形而成的一种形态。 有关尸丹的其它资料请在本书中查找。 【惩罚者】: 血帘教徒们在上千年的与僵尸战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能压制尸毒并能促进尸体腐化分解的物质,这种物质最先被发现于一种常见的食物(对,就是糯米。这就是古代僵尸怕糯米的传说的来源。这个设定由于不是十分严谨,所以我在书中将会一笔带过。)后来物质被提取出来用来对付僵尸,被称为“化血丹”。到了现在,叶小雨将在试验中“化血丹”和一种分解细菌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分解能力极强的有机生命体,这种有机生命体被命名为“惩罚者”。 以上几种病毒都是生命体,分裂繁殖都需要血液中的氧。所以不进入血液就不会发作。“惩罚者”是叶小雨研究出来的一种消灭病毒的强大有机体,因此他不可能像病毒一样无休止繁殖。所以我在本书中加入了一个自我毁灭机制——“惩罚者”会分解红细胞。当“惩罚者”进入生物体内,会对一切病毒和细胞发起攻击……最后就会分解掉红细胞,因而没有供氧而最终自我毁灭。但是它的生命力顽强,离开红细胞也会持续生存几天,所以才有星夜静影这位书友说提出的“钥匙带毒”的问题。 在我的设定里,以上几种病毒自我的本能和生存反射能力都很强,能够根据环境进行自我调节,而这就是导致变异的基础。 具体设定我会在书中一一表现。请大家继续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