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剑湖宫 (第1/2页)
这一日,无量山剑湖宫热闹非凡,无量剑宗五年一次的剑术比试大赛再度开始了。 但凡是南诏武林有些头面的人物都被邀请来做了见证嘉宾,无量剑宗虽然这些年没落了,但是毕竟是与天龙寺一样传承了几百年的门派,名望依然还在。 而且东宗掌门左子穆与西宗掌门辛双清具是人阶三鼎的内力修为,在南诏武林已经算是高手了,所以南诏武林人士皆会卖无量剑宗几分面子。 当然,南诏武林没落也是不争的事实。 东宗于十年前的剑术比试上大胜西宗,所以入主剑湖宫,接着五年前又胜了。 西宗因为连输两届,自然心气不平,这一届西宗据说是有备而来,势必要夺回剑湖宫主人的位子。 东宗掌门左子穆近十年来心气高得很,自十年前执掌东宗以来,连续两届,剑湖宫主人的位置都被他紧紧握在手里。几个弟子十分争气,最近两界剑术比试上给自己大为长脸。 只可惜无量剑宗曾经断了传承,虽然五十年前重新打开剑湖湖底的无量洞,得以参悟无量玉璧,重得无量剑这地阶极品的剑术秘籍,然而却没有什么高深的内功秘籍去支撑自己修习无量剑。 东宗现今最好的内功心法不过是一本人阶上品的《含元劲》,西宗最好的内功同样也不过是一本人阶上品的《三脉功》,这样的内功心法,若无其他手段辅助,打熬一辈子估计也就人阶六鼎的修为,这对于寻常江湖人士来说,已经是天大的造化,然而于各大门派来说,这功法实在是平平无奇。 然而对于有心振兴无量剑宗的左子穆来说,这却是难以忍受的,他自问悟性不差,修习无量剑可谓是顺风顺水,只可惜内功心法太次,受限于人阶三鼎的内力修为,如今不过将无量剑修习到第三重而已,第四重却因功力不够根本无法习练。 第三重与第四重可谓是无量剑的分水岭,两者之间的威力天差地别,三十年前北宗太上长老韩青便是依仗着四重无量剑横扫南诏无敌手。 无量剑宗三十年前本是有一本地阶中品的内功心法《天门劲》,不过却随着北宗含愤离去而断了传承。 这些年,无论是左子穆还是辛双清,都在四处寻找北宗的去向,为的就是寻回《天门劲》这本内功心法,可惜一直杳无音讯。 无量剑宗的山门位于无量山西部,这里气候温和,树木茂密,山清水秀。 无量山东部的主峰常年积雪,因此由此峰诞生的水流由东而西,沿着山体在西部山脉南麓汇聚成一个长约十里宽约两里的湖泊,如同一把长剑,这便是剑湖。 无量剑宗的宗门则位于剑湖的最北部,整个无量剑宗的宗门建筑坐北朝南,背倚无量山,面朝剑湖粼粼水波。 元甲这日陪着韩青一同来到无量剑宗,无量剑宗专门安排了两名弟子列于宗门前接待前来的武林人士。 宗门是南诏国特有的白玉巨石砌成,高约五丈,宽约十丈,顶上“无量剑宗”四个字笔走龙蛇、气势非凡。 只看山门,便可以想见当年无量剑宗辉煌的时候,是多么大气,就只是山门便已经十分不凡。 元甲向守门的弟子递上冯达交给自己的帖子,其中一人恭敬的接过之后,确认无误,便躬身说道:“欢迎漕帮的英雄前来观礼,家师已等候多时,二位里面请!” 元甲微微一笑,点头回礼:“有劳!” 而韩青则冷哼一声,冷着一张脸朝里面行去。元甲见他这样的反应只好歉意的对着守门的弟子一笑,赶紧跟了上去。 进入山门之后,是一块两百丈见方的巨大广场,广场以白玉巨石铺砌。 正北方向,越过广场,跨过九级白玉石阶,便是无量剑宗宗门大殿。 大殿五丈来高,宽有二十丈,正殿牌匾上书“剑湖宫”,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 元甲与韩青来到广场的时候,广场上已经坐了好些人。 整个广场上布置的座位并没有主位,只按东西两边列了两列座位,中间则空出很是宽广的区域,这是给东、西二宗弟子比武用的。 东西两列座位的首位坐着二人,一位大概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和一位同样年纪的中年妇人,均是正襟危坐,表情淡然。 显然,这便是如今东、西二宗的掌门人左子穆和辛双清了。 南诏武林的各路知名人士则顺着二人下首分坐两边,相互交谈着,等着无量剑宗五年一次的剑术大比开始。 韩青领着元甲进入广场之后,并没有直接前往众人聚集的地方,而是对元甲使了个眼色,趁着广场中众人相互招呼,无暇他顾的时候,便佝偻着身子走入了广场西边的一个小偏殿里。 这个偏殿里除了一堆清扫卫生的用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韩青轻咳了两声,低声道:“这是个杂物间,平时用来堆放杂物和扫帚等清扫用具的,这屋子有扇后门,后门出去有一条小道,我们从这里可以直接绕过正殿到达后山。” 元甲紧跟着韩青越过后门,顺着小道拐了几个弯道,再穿过一个小石洞便和韩青一起到达了后山。 后山山脚有一个百丈见宽的小湖泊,湖泊最东面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