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人_第二百六十话 大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话 大事 (第1/2页)

    在距春节还有十几天的时候,顾敏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也到了北京。其实家里也没什么好安排的,就是给几个假期补习作文的学生退了钱,放弃了寒假挣补习课的钱。

    这一次顾敏来北京是和儿子苏达早就商量好的。

    苏达早已告知母亲,自己年后就要离职,重新和马猴儿开始二次创业,也已经提前开始安排市区新的住处,可顾敏屡次都在催促的房子,苏达却依然迟迟未见动静。

    顾敏心里很是着急,在北京没有房子,就等于没有根,没有一个踏踏实实的落脚地儿,像颗无根的野草,这在山西人来看,是个大忌。

    苏达向母亲保证,年后就将房子的事情定下来,接下来就是自己和秦怡的婚事,顾敏这才放了儿子一马。

    苏达给母亲在东四环附近找了家四星酒店住下,顾敏奇怪的问儿子,为什么住在这个地方,苏达回答说,这里离秦怡家近一些。

    听到这话,老太太二话没说,提着行李包就进了酒店,安心住下。

    项目组的王律师正好认识这家酒店的老板,给苏达要了个内部价,订了一个月的商务套间,顾敏也知道儿子现在收入也不算太低,所以没有纠结,大大方方的住了进去。

    和母亲一起在酒店安顿好,苏达向母亲坦白了自己准备向秦怡求婚的想法,并且把策划公司的方案放在了母亲面前,这个方案是琳达前一天刚刚做好送给苏达的初稿,让苏达在二十四小时内查阅后反馈信息和想法。

    顾敏文科出身,在语文教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了大半生,对于文字的把握和使用颇具水准,看了几眼后,顾敏没有说话,轻轻地合上。

    “妈,您觉得怎么样?一万五的费用,都在这里面了……”

    “小达,先不说这费用高低,妈只想问你一句,你这么有思想有主意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要已从别人的意见呢?难道你堂堂七尺汉子,连个求婚都不能自己做好么?”

    苏达认为母亲不太了解北京现在的行情和风气,向母亲连解释带介绍,说了不少似懂非懂的话,可又被母亲打断。

    “妈不需要听你赘述这些理由,妈只是觉得,你既然真心喜欢秦怡,那为什么不能用心去自己策划一场别致而难忘的求婚意识,而是要交给对你们并不熟悉的陌生人去做呢,你在北京现在也算出息了一些,难道这点自信都没有么?”

    “好,我明白了妈!”

    苏达站起身,拿出琳达交给自己的,转身出了门。

    ————————————————————————————————

    琳达有些奇怪,也有些不安,手里接过自己的那份,看着茶桌上的那张一千元订金收据。

    “苏先生,是您对我的策划方案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没关系的,我可以根据您的要求进行进一步调整的,没有个三五稿是定不下来的。这个收据……您是想退款么?”

    苏达显得有些不太好意思,“我决定自己亲自策划这场求婚,对于你为此次策划付出的劳动,我十分感谢。这个订金如果不能退的话,就算了,我也理解。”

    琳达立刻明白苏达决心已定,便不再劝留。

    “苏先生,我能感觉的到您是个有心的男人,您的这份心意我理解,我真心祝福您这次的求婚能够马到功成,修成正果。只是……只是这一千元的订金恐怕……”

    苏达将订金收据拿回来,笑着安慰琳达,“没关系,订金嘛!规矩就是规矩,我懂!不难为你,放心吧。

    那再会了,也祝你工作顺利!”

    苏达潇洒地告别琳达,转身出了策划公司。

    “琳达,这人谁啊,看着彬彬有礼的,长得还特帅,你的新客户吗?”

    一个同事走过来和琳达闲聊,望着苏达的背影感叹。

    琳达一边收拾桌上的材料,一边自言自语的笑道,“他的女人一定会特别幸福,这真是个有心的男人。”

    “是啊,好男人都是别人家的,自己的男人总不如别人家的好……哈哈哈……”

    同事搀着琳达笑在一起。

    ——————————————————————————————————————

    进入春节的销售旺季以来,孙晨和王丽芳更加忙碌,恨不能像哪吒一样能分身多处。

    王丽芳全力掌管云鼎轩粤菜王府的四家店面,从制订新春菜单,到安排春节期间的值班人手,王丽芳几乎天天都往返于四家店面之间,每家分店的负责人看着王丽芳每天穿梭于其中,都替她心疼。

    而孙晨则更为紧张。

    桃花峪的生态农场已经到了重要关头,这进入市场的第一仗打的怎么样,直接关系到生态农场和牧场的后期建设和投入,孙晨和王律师天天盯在桃花峪组织备货,包装和出货,运输等,几乎每个环节都盯在现场,由于生态农场的果蔬基地大量出货,人手不够,孙晨把杜斌也从桃花峪景区管理处调了过来,让杜斌协同刘长根负责北京市区四个配送站的配送和回款工作。

    孙晨其实想过喊苏达回来帮忙,但毕竟苏达已经有言在先,生态农场一旦步入运行正规,他将自动退出项目组,寻求新的发展。孙晨即便再有不舍,也深知无法改变和挽留这个执拗的小兄弟,索性便没有让苏达来桃花峪帮忙。

    为此,项目组中很多人不解,当着孙晨的面儿不止一次的埋怨苏达,说苏达忘恩负义,不知道好歹,在项目组最忙的时候却抽身远去,忘记了云鼎轩集团对他的栽培之恩。

    每当这时,孙晨总会笑着反问这些员工和下属,“你们只埋怨苏达没有回来帮忙,可你们要知道,他在桃花峪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在项目最艰难最困苦的时候一直都冲在一线,为什么偏偏到了该有回报,该丰收的时候离开呢?你们当中,有谁能做到苏达的急流勇退呢?”

    孙晨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的生态农场固然忙碌,但每天的收益也相当客观。由于果蔬生产已经成规模,而且是国内农业体系中最前沿的流水线式生产,所以生态农场的收益率要远大于云鼎轩的传统饮食行业。

    这也是孙晨万没想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