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凨_第三章 拿下灵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拿下灵山 (第1/2页)

    唐凨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右手摸着额头正在思考着造船的问题,话说这造船可比造人难多了。

    “大哥,东武的木匠、工匠,船匠等共计56人,已经招募完毕,现在正在堂外听候指示。”徐盛兴冲冲的来到唐凨旁边说道。

    “是吗,随我去看看”唐凨一听,立马站了起来,当先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看着眼前拿着各自装备的五十六人,唐凨心里愉悦的开始询问他们的情况。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小的叫李木超,今年三十又二,已经做了二十年的木工。”李木超敬畏而想表现的回答到。

    “你呢?”

    “回大人,我是大汤乡的工匠程窗,全乡就属我的技艺最好了。”

    唐凨点点头,程窗愉悦的笑了,似乎能为官府做事很骄傲。

    “你呢?”

    “大人,我是海青的赵海,略懂点造船术。”赵海慢慢回答到。

    “喔,那你说说你都造过什么些什么船。”我有些兴奋。

    “河里江里的船,多半是小船,这些不难;而海船,要考虑它的吃水,平衡,适应,抗风等诸多因数,故而难度很大,要造出能远行的大船就更不容易了,赵海可以造河舟、风帆、长六丈宽三丈的船。”

    “好,非常不错,我现在就任命你为队长,带领他们,一起研制造出大船好船。”虽然没有发现当中有出名的人,好歹有个赵海,而他们的基本技术都还算比较纯熟。

    “谢大人,赵海必为大人造出能出海远行的大船。”赵海兴奋的说到,作为船匠,能够有机会造海船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人手方面你不用担心,木料等材料也会为你备齐。”

    “谢大人!”

    虽然没有发现有出名的工匠,但他们都是纯熟的工匠,相信只要材料齐全,然后在突破和改进一些技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像赵海这样的人,唐凨到是很喜欢的。

    “凨哥,大海是不是很好玩啊!”陈霖眼睛亮亮的

    “那是,大海啊大的很,比陆地上刺激多了,等船造好了,让徐盛带你去。”

    “好啊,好啊”

    “大哥,队伍已经在校场集合完毕。”陈到跑进来说到。

    “好,走,去校场。”

    东武校场,唐凨让陈到进行了改善,拓宽了也增加了不少训练的东西。

    “东武的好儿男们,你们四曲,将进行一场比赛,看谁伐的木多木好,这些木都是用来造船所用。”

    “好,好,好。”

    “伐木造船,伐木造船。”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了海洋。秦汉时间,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次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据古书记载,秦始皇曾派大将军率领用楼船组成的舰队攻打楚国。统一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游弋或到海上航行。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舰队中配备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器船“槛”。当然,楼船是最重要的战舰,是水师的主力。三国时期孙吴所据有之江东,造船业发达,水军厉害无比。对于从后世而来的我,当然知道水军海军的重要性,特别是甲午海战,那简直是中国人的耻辱。水军海军,我是必须要发展的,而目前这个情况,能先打下个基本基础就满意了。

    东武县,有两个乡靠海,而大珠山乡的大珠山下的海岸呈半月形,适合建设船港。召集人手,建立了第一个海港,名为东武港。而这里距离灵山也最近。

    1、木料选择,造木船,木材是非常重要的。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