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青黄大暴发 (第1/2页)
颍川多出人才,冀幽常出英雄,而青州似乎多发黄巾。 青州在汉末是一个聚生黄巾的地方,而这个时候,青州黄巾也不甘寂寞,再次大规模爆发,起因不仅仅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 曹cao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曹cao有了一块不错的地盘,也站稳了脚跟,正在他高兴之际,他没想到更加让他志得意满的是青州黄巾! 青州黄巾三十万如蝗虫般肆掠青州,青州刺史,名字叫焦和,这个焦和,一句话,是个和孔融类似的夸夸其谈,但没有实际才能的人物,当然他还比不上孔融,孔融把北海郡治理的还不错。在他的统治之下,黄巾起义军把青州弄得处处刀兵,民不聊生,而这位焦和大人不但不训练军队前往平乱,反而天天拜大神祈祷。青州刺史焦和无力抗拒,无奈病死。 公孙瓒趁机乃命令田楷为青州刺史,一则抢夺地盘,二则牵制袁绍,欲从青州进攻。 袁绍因为刚刚占据冀州不久,地盘不稳,与公孙瓒在冀北交战,处于下风。 青州黄巾欲准备与另一农民军张燕黑山军会合。降虏校尉公孙瓒乃率步骑二万人,迎击黄巾,二军于东光(今河北沧县东南)展开激战。青州黄巾不敌,败退青州,继续攻杀郡县,人数再次扩大,大部开始向兖州进攻。 黄巾军一部进入泰山郡(今山东泰安东北)界,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会同臧霸与黄巾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老弱人口万余人,辎重银二千两。黄巾数战不利,退出泰山,回合前往兖州的主力黄巾。 而颇有威名的黄巾大将管亥,认为何必舍近求远,则打算围攻北海。 唐凨早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机会来了。一想到管亥,心里就有股莫名的兴奋,已经让徐盛派遣吕岱,率两万精兵前来东武,吕岱得知正兴奋的赶往东武。而唐凨要前往的地方正是青州北海,不论孔融是否派人前来求救,唐凨他都会前去。 却说北海孔融,这时正焦急万分的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如蝗虫般的黄巾。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自小聪明,年十岁时,往谒河南尹李膺,阍人难之,融曰:“我系李相通家。”及入见,膺问曰:“汝祖与吾祖何亲?”融曰:“昔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融与君岂非累世通家?”膺大奇之。少顷,太中大夫陈炜至。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炜等皆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自此得名。后为中郎将,累迁北海太守。极好宾客,常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在北海几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甚得民心,北海也较为富庶,却并未如何发展军事实力,城内将不过武安国、宗宝等,兵不过两万。管亥携十万黄巾前来围城,如此情况,如何是好。 “孔北海,念你乃一好官,速速献城与我,我也不为难你。”管亥大声喊道。 孔融喝叱曰:“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献城与你!” 管亥一听大怒“孔融,不献城也可以,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我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一万石!”众人皆惊,孔融有些犹如,武安国急出言“主公,不可,今若借他,难不保他下次再来借;如让他得了粮草,他必放心攻城,北海就更加危险了。” “主公,让我去宰了那厮。”宗宝看不过管亥那贼的嚣张气焰。 “还是我去。”武安国拉着宗宝,两人看向孔融,让主公决定。 “安国,虎牢关战吕布,你已经受了严重的内伤,前不久才恢复,你先与我守城,还是让宗宝先打一阵。” “领命!”宗宝抱拳下城而去。 只见城门洞开,副将宗宝,领兵五千,列阵迎敌。宗宝乃拍马而出: “贼厮,休得嚣张,可敢与我一战!” “匹夫,不知死活,看某来斩杀你!”管亥也拍马而出,杀了这厮,正好威吓孔融。 “呀,呀咿” “喝” 大刀与长枪相交之际,宗宝气血翻涌,措马再战,战不数合,武安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欲下城而来。 宗宝力敌了管亥几招,管亥招招大力,招招致命,宗宝大惊,急欲逃跑,管亥哪里容得他逃走,暴起就是一刀,砍宗宝于马下,武安国方出城见之也是一惊。孔融见宗宝被杀,也惋惜痛苦不已。 一时黄巾山呼海啸,管亥见城门又出来一将,比起那宗宝魁梧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