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董卓之死 (第2/2页)
“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顾谓李肃道:“吾为帝,汝当为执金吾。”李肃拜谢称臣。 董卓乃入辞其母。母时年九十余矣,问道:“吾儿何往?”董卓道:“儿将往受汉禅,母亲早晚为太后也!” 董母:“吾近日rou颤心惊,恐非吉兆。” 董卓:“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遂辞母而行。临行,谓貂蝉道:“吾为天子,当立汝为贵妃。”貂蝉已明就里,假作欢喜拜谢。董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董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卓问李肃:“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李肃道:“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董卓问肃曰:“此何祥也?”李肃道:“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董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卓进至相府,吕布入贺。董卓道:“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兵马。”吕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董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李肃曰:“亦只是言刘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侵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各书一“口”字。董卓问肃曰:“此道人何意?”李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呼将士驱去。
董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李肃道:“持剑是何意?”李肃不应,推车直入。正在这时,王允大呼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董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道:“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有诏讨贼!”一鼓直刺咽喉,董卓大惊失色,惨叫一声,就这样死在了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李肃早割头在手,百官惊讶不定!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败名裂,为后世所不耻,但尽管如此,男人对美人仍旧趋之若骛,就如饮鸩止渴—般。 万人唾弃的一代雄霸董卓就这样死了,大汉王朝一段痛苦的历史告一段落,可这又岂能随人愿,不过是更乱的开始。 诛杀董卓的王允,当上了大司徒,吕布则当上了大司马。王允让人将董卓的尸体游街示众,用石头扔、用脚踢董卓尸体的老百姓一群接一群;董卓肥胖,看管尸体的士兵,就在死尸的肚脐眼里点上火,好像点灯一样,董卓的人油流得满地都是。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时势毁英雄。 董卓倒台之后,家中搜出黄金3万多斤,白银八九万斤,其他的珍奇宝物不计其数。董卓被杀,长安百姓歌舞载道,欢庆数日。董卓的全家被杀的杀斩的斩,得到了灭门报应。吕布到长安城外的董卓家里接了貂婵,收集到了许许多多的金银珠宝,王允用这些犒赏三军将士,和大臣摆酒庆贺。 王允派人前往逮捕李儒,士兵到时,李府已经人去楼空。李儒听闻巨变的同时,就立马连夜向西逃跑了。 大权掌握在大司徒王允手上,他同样也是个热衷权利之人,大汉并没有因为董卓的死,而焕发出新的朝气,刘协依然是无实权的傀儡! 走了一个董卓,实际上又来了个王允! 各地诸侯听闻董卓身死,表面大快人心,其实他们才懒得去理会,依然处理着自己地盘上的事情。 东武的唐凨听到董卓死了,一笑而过,大汉真正角逐的时代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