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天现两日 (第2/2页)
因此西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发动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杀宦官。何太后还是不同意。何苗对何进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何进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他说:“互相结合的形势已经露出来了,事情不办,就要发生变故,将军还等待什么,为什么不早决定呢?”何进于是用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何太后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省中。 诸常侍小黄门都去何进那里请罪,听何进怎么处置。何进对他们说:“天下纷纷扰扰,正是诸君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诸君为什么不早日各就国呢?”袁绍劝何进就在这时处决他们,一而再,再而三,何进不许。 袁绍又写信告各州郡,假传何进的意旨,使逮捕宦官亲属。何进筹谋太久,事情泄漏,宦官害怕想变。张让的子妇是何太后的meimei,张让向子妇叩头说:“老臣得罪,应该与新妇都归私门。思累世受恩,现在要远离宫殿,恋恋难舍,请再一次进宫,能够暂时看望太后、皇上颜色,然后回去,死也无遗憾了。”
子妇对舞阳君说,舞阳君告诉了何太后,于是诏命各常侍都复进宫。八月,何进入长乐请求何太后同意,尽诛杀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进宫守宦宫的住房。 诸宦官互相转告说:“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现在忽然到宫中来,想干什么呢?从前窦氏事竟再起吗?”张让等又派人窃听,完全听了何进所说的话,于是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等到何进出来,便假称太后诏召进。 何进入坐禁闼,张让等责问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的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您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是谁呢?”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张让、段珪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诏板,怀疑有假,说:“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于是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光。而后董卓依先前召令入京,不久即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又迫杀何太后,杀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何氏家族灭亡,东汉最后一个外戚专权势力被铲除,而汉朝也从此走向了战乱。 董卓霸占洛阳后,听谋士李儒的建议,迁刘虞为大司马,公孙瓒为奋威将军,封蓟侯。 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由于东武唐将军等几路诸侯的智勇善战,败华雄,退吕布,打败西凉军。董卓担心洛阳迟早守不住,便急忙迁都长安。 后诸侯们以汉帝年少,受逼于董卓,且远在万里,消息不通,连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于是生了一种议论,欲别立一人,为天下之主。 当时的关东与河北,刘姓宗室中以刘虞年岁最长,官爵最高,又清洁公正,颇得民心,所以欲以为如欲另立新帝,非刘虞不可。 就在这样一种看上去人心皆归刘虞的气氛中,忽然又有了天意:蓟城中有人传言,代郡白昼见两日现于天上,意为天下当有两个皇帝;不久,昌平又有一男子王定,称在家中地里耕田,意外的在地里得了一枚玉印,上有“虞为天子”四字。于是,王定沿路传扬,来到蓟城,将玉印献给刘虞。 不想刘虞得印后大怒,并随手将玉印扔在地上,连声喝叱,令左右速速推出去斩之。 王定大惊,高呼“冤枉”。左右不待分辨,早将他砍了。至于王定有何冤枉,大概只有老天和他自己知道了。 其实,何止王定惊惧而被斩杀。刘虞内心也相当的震惊,他知此事非同儿戏,必然有幕后主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