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3章:丑八怪【求正版订阅】 (第1/2页)
在运营脑白金的时候,史玉柱启动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脑白金,年轻态,健康品”。 电视上,这条生硬到让人头皮发麻的产品广告,一下引起了两个反响,第一,电视观众知道中国有“脑白金”这个产品,第二,这个连播三遍的广告超级sb。 紧接着,在电视硬广告之后,人们开始在报纸上,看到铺天盖地的软文宣传,但是,这些软文很巧妙的没有提到“脑白金”这个产品,所有的宣传都是用“脑白金体”这个东西代替。 比如,一些报刊上的题目和文章,诸如:讲美国刊载脑白金体一事,报道脑白金的神奇。 除此之外,还有这篇软文,将当时世界级的话题多利羊技术,和脑白金并列起来,提高脑白金的学术地位。 同样的,还有,和前一条软文讲同样的事。 98年之后,还有类似于“全球十大科技”后面九条都是真事,只有排名第一的脑白金是假的,由此可见,这种“鱼目混珠”的软文手法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也更增添了文章的可信性。 在电视硬广告之后,以上一系列的脑白金软文,换着名字在不同的报纸、杂志的科技版发,但是绝不打硬广推销,市场上也买不到脑白金。 因此,林阳想借鉴史玉柱营销这个产品的方式,来营销这首歌。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当然了,林阳胆敢如此大费周章地宣传,主要还是因为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好歌,毕竟一首歌想要流行,单纯靠宣传炒作是肯定行不通的,它要流行起来,最关键的就是歌曲本身就要好听,很明显,这首歌完全具备了走红的条件。 林阳在互联网各个门户网站以及论坛强硬炒作这首歌,属于硬广告的范畴。 而为歌曲写软文,则是属于提高逼格、煽情、催泪的软广告范畴。 林阳相信,在自己狂轰滥炸、软硬兼施的广告炒作之下,“薛之谦”、“薛之谦阳光微博”、“表情包”等等字眼,将会迅速成为互联网上最火热的话题之一。 林阳已经和薛之谦打好招呼,既然公司迟迟不肯出钱替他发片,那薛之谦也不和公司闹翻,干脆自己在微博上宣传新歌。 老实说,林阳虽然喜欢薛之谦这位歌手,但林阳并没有喜欢到能记住他的每一首歌,除了和这两首歌,另外一首比较熟悉的也就是,除了这三首歌林阳还算记忆犹新,其他林阳听过的歌,几乎都忘记了一干二净了。 所以,林阳打算为薛之谦打造一波流的“都市情感三部曲”! 有了一次成功的水军实战炒作,李超凡训练有素的水军,终于再一次倾巢出动了。 很快,在李超凡的统领,和“一条一毛上不封顶”的刺激下,仅仅不到一天时间,无论专业性论坛、门户论坛、地域性论坛、小众论坛……只要能发帖,就有他们不停注册发帖宣传的足迹。 另外,林阳还动手写了几篇感情真挚的软文,比如模仿软文,写出了一篇的软文,以及、等这几篇水平参差不齐的软文…… 傍晚。 一间靠海边的录音棚外,将一盒色香味俱全的套餐清理干净,薛之谦吃了个七八成饱,才抽出空闲时间,坐在椅子上和林阳聊了会儿天。 通过交谈,林阳已经大概了解到,像薛之谦这种专业歌手录制一首新歌,到底需要花费多少真金白银。 原来,专业歌手录制一首新歌,越需要技术的环节越没办法压缩成本,作为一名外行群众,林阳觉得玩音乐,录音过得去就够了,然而,当他上次在录音棚外观看薛之谦录制开始,才知道自己的见识实在是太tooyoung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8些自以为水平过关的乐手,首次甚至头十次进棚一定死无全尸,无论你在其他场合多么的牛逼。 再者,一首歌曲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捕捉最好的段落,歌手每句不停地唱,乐手不停地录, 录音师不停地调整话筒位置和设备参数,时间成本至少就已经花去七八个小时,算一下人工费,大师棚虫们都好几千一小时,反复地为一首歌曲演奏和演唱,价格会更昂贵。 可怕的是,这!还!只!是!录!音!价!格! 再加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