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蔡松坡称雄滇黔 陈其美谋取沪申 (第3/3页)
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原来,江南制造局内储存着大批枪械弹药,清政府将其视为重地,早已增派了千名清兵加强守护;所以,陈其美遇到了劲敌。 敢死队虽然都是些不怕死的亡命之徒,但毕竟是临时凑合没有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只宜街巷中蛮斗,而难以临阵实战;且人数毕竟仅有百余,加上同盟会的一些会员及李显谟拨给他的少数义勇队员,仍不足以克数倍于己之敌,令陈其美心急如焚了。 忽又传来消息,说是吴淞口外停泊着五艘军舰,是为攻打武昌所需而来运走储存于江南制造局内的军火的。闻此消息,陈其美觉得更须尽快将江南制造局拿下,以免军火被运走。然而,终因兵力不足而久攻不克。眼见得武力难取,陈其美决定亲自进入江南制造局,以大义说降守军;众人恐有不测,皆言“不可”。但是,陈其美此时忧虑军火被运走,顾不得自己的安危了,且求胜心切;所以,没有听取众人的劝阻,毅然地孤身一人进入制造局大楼,大义凛然地去游说守军了。 然而,率部固守江南制造局总办的张士珩见陈其美只身前;虽然,感其孤胆英雄,但却不卖陈其美的账;非但不投诚,还吩咐手下将陈其美五花大绑了扣押起来。 陈其美说降不成反而被扣,近乎于愚蠢得如同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心中十分懊丧却悔之已晚。不过,张士珩没有杀陈其美,对他来说这已是不幸中之大幸;此时,身陷樊笼中的陈其美也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而对峙在制造局外面的起义军见陈其美有去无回,料想定是凶多吉少;刘福标更是心烦意乱,欲率领敢死队去营救陈其美。 此时,李燮和和李显谟都已率部赶到;起义军力量骤增,随即发起了强攻。 张士珩见起义军兵力大增攻势加强,且又见沪军巡防营营官章豹文、巡防水师五营官带王楚雄等人已反正加入了起义军;张士珩这才觉到了大势已去,仅靠自己所率的一支孤军,看来是难以固守;于是,又顽强地抵抗了一阵后,趁着夜色悄悄地逃到法租界去了。 四日凌晨,起义军终于占领了江南制造局,并救出了陈其美。清军欲运往湖北的军火也被截住,起义军收获颇丰。 起义军攻取江南制造局后,上海城内已无大的抵抗;十一月四日,上海即宣告光复。 接着,就准备成立军政府,且拟名为沪军都督府。 然而,李燮和却提出了异议;李燮和认为:“上海虽然光复了,但光复江苏的战争才开始,应当专注战事;再说,上海仅是一个县城,江苏全境尚未光复,急于成立沪军督府,将造成江苏的治权分裂,恐于大局不利。所以,当务之急应是招募军队,尽快光复江苏;特别是要克复江宁,然后徐图北上。” 为此,李燮和不赞成在上海设都督。 陈其美正欲排挤光复会,李燮和的主张正中其下怀;于是,打算撇开光复会,只与商团磋商成立沪军都督府的事。 然而,上海的沪军都督府尚未成立,江苏军政府却在苏州抢先成立了。 原来,上海光复后,消息很快就传到苏州;正在苏州策反新军的革命党人被激奋,也准备举事了。 而苏州城中的士绅担心战乱祸害,纷纷上书要求江苏巡抚程德全设法避免战争,其幕僚、立宪派人士、江苏海门人张謇也谏言:“不若承认共和,谋求自保。” 程德全倒很识时务,一向处事谨慎的他这次毅然地做出了大胆的抉择;采纳张謇等人的谏言,在江苏实行共和立宪,以避免流血,而且是雷厉风行立马就干。 于是,就在上海光复后的第二天,程德全刻不容缓地宣布江苏独立,并成立江苏军政府,自任都督。 程德全的这一举措,使正欲举事的革命党人无所适从了;然而,江苏的同盟会负责人陈陶遗却力排党内异议,主张全力拥护程德全。 于是,十一月五日,一批臂缠白布荷枪实弹的革命党人在陈陶遗的率领下进入苏州城;然后,来到书院巷的巡抚衙门,表示拥护程德全为江苏军政府都督。 程德全自然心悦,遂叫部下在衙门前竖起一面上书“兴汉保民”的大旗;接着,亲手挑掉了巡抚衙门大堂屋檐上的几块瓦片,以示与满清皇朝彻底决裂。从而,一场流血避免了。 而陈其美等人闻知江苏军政府在苏州成立,更是迫不及待地要成立沪军都督府了。 六日下午,在上海小东门内大街的海防厅署内即举行了沪军都督推选大会,与会者达六十多人。 因推选都督毕竟是大事,李燮和见难以阻止,却不愿当旁观者,也派人出席了。 会上,三方代表又就都督人选产生了争执。同盟会力推陈其美,觉得是陈其美第一个进入江南制造局,论首功理当是他。上海绅商却希望李平书的族侄李显谟执政,认为是李显谟救了陈其美,让其执政是理所当然。而不主张设上海都督的光复会,此时却也横插上了一脚,认为李燮和在上海的军警界颇有影响,应该由他来主政。于是,三方争执不下。 忽然,同盟会员、浙江上虞人黄郛举枪示威,言:“陈其美舍生忘死独闯虎xue,如此大勇谁人能及?都督大任,非其莫属。” 与此同时,靠墙站着的刘福标突然登上桌子高擎一颗手榴弹,也大呼:“何必如此罗嗦,选陈其美是了;如若不从,我与大家同归于尽!” 这一招果然灵验,众人知道刘福标的为人,担心他真的会干傻事,让大家同归于尽;于是,顿时众人皆噤声了。 且李燮和本来就对设“沪军都督”不赞成,无非是故意抬杠而已;此时,见刘福标以死相拼,觉得犯不着为此而与其过于计较;于是,带着光复会员愤然退场了。 李燮和等人退出后,场内就只有同盟会与商团两股势力了;此时,陈其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督府名单不由分说地宣布。 李平书这才明白,陈其美早有预谋;但当他听到名单中,陈其美自任都督外,李燮和为参谋,李显谟为军务部长,李平书自己也得了民政部长之职;其它的外交部、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中也均有自己的人,李平书觉得尚可接受,也就不再顶牛了。 于是,陈其美牟取了沪军都督的大位。 然而,后来在《申报》上正式公布名单时,竟然不见了李燮和的名字,而任命黄郛为参谋了;其它各部中也不再有光复会的人;就这样,光复会完全从沪军都督府中被排斥了。 陈其美将李燮和排挤出局,光复会党人愤懑不平,李燮和也心中不甘。 因此时,李燮和有上海军警界作后盾,势力强于同盟会;所以,有人提议李燮和逮捕陈其美,夺回沪军都督大权。 然而,李燮和却又觉得若如此鹬蚌相争,岂不让清庭得渔翁之利?于是,放弃了与陈其美争沪军都督之位;而率领光复军去了吴淞,与吴淞巡警总队警官黄汉湘一起成立了吴淞军政分府,李燮和也自命为都督;从而,与沪军都督府分庭抗礼了。 不久,江苏境内的镇江、青浦、扬州、常州等地相继宣告独立,都成立了以地域贯名的军政府,同样都自命了都督,且互不隶属各自为政。 而江苏的另一江防重地南京,却被江南提督张勋盘踞着,仍俯首听命于清庭。 这么一来,占据苏州的程德全虽然自命为江苏都督也就徒有虚名了,其号令出了苏州城就失灵。 而陈其美虽然得了上海这块宝地,一时却也指挥不了谁。 此时的江苏除了江宁,全省大部已被光复;然而,革命党人之间却如同一盘散沙难以凝聚,这可是辛亥革命时罕见的特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