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73章 同盟会载入史册 外蒙古初探独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同盟会载入史册 外蒙古初探独立 (第4/4页)

能力抵制沙俄与外蒙古的反叛势力。

    此时的革命党人只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而奋斗,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则专心于谋取权位,一时都无意顾及漠北。于是,沙俄与外蒙古反叛势力暗中勾结,签订了所谓的《俄蒙协约》即《库伦条约》。

    接着,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沙俄派兵将满清皇朝派驻的库伦办事大臣三多驱逐出外蒙古;然后,在沙俄的一手cao纵下,外蒙古反叛势力建立了所谓的大蒙古国;八世哲布尊丹巴自称为日光皇帝,并以共戴为年号,公然宣称外*蒙古*独立了。

    消息传入中原,立即引起了国人的齐声反对;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多次电告八世哲布尊丹巴,劝告他立即取消独立,勿被沙俄利用。而奄奄一息的满清皇朝虽然也表示了不承认外蒙独立,但难有更一步的作为。

    而沙俄与八世哲布尊丹巴知道,此时的中国内地处于政权交替之际,自己正可从中渔利;所以,对于国人的抗议与反对之声置若罔闻不以为然。八世哲布尊丹巴非但没有取消独立,反而在沙俄的cao纵下把手进一步伸向了内蒙古;欲趁机夺占内蒙古的一些军事要地,以便能控制整个蒙古。

    于是,一九一二年春,科布多之战打响了。

    科布多,乃清朝漠北政区;东面与外蒙古的扎萨克图汗相邻,西北与俄罗斯接壤;占据科布多后,可东达乌里雅苏台,西通伊犁、南连迪化、北接唐努乌梁海,所以可谓是漠北要地。

    为了夺取科布多,沙俄先是策动杜尔伯特的王公发动暴乱,将科布多sao扰得长期不得安宁;然后,以帮助平乱为名进军科布多。

    此时,科布多守军仅有数百人;科布多参赞大臣溥润赶紧一面征召蒙古兵增强防御,一面急电北京求援。

    由于清帝已经逊位,刚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急令新疆都督杨增新、阿尔泰办事大臣帕勒塔、伊犁镇守使广福派兵驰援。但因漠北行路艰难,援军迟迟未能赶到,科布多几成孤城情势甚是危急。

    沙俄遂派使者到科布多劝降,溥润不愿屈降,将沙俄的使者杀了;于是,沙俄与八世哲布尊丹巴有了藉口,开始攻打科布多城。

    溥润率众抗击孤军奋战,竟然坚守了数月之久。坚持到九月,溥润终因寡不敌众,只得弃城而走,科布多遂被攻陷。

    而前来驰援的新疆援军却在途中遭到沙俄哈萨克雇佣军的伏击,军政长刘海江阵亡;别的援军见科布多已丢失,也就都退守到阿尔泰的军事要冲察罕通古去了。

    沙俄与八世哲布尊丹巴侵占科布多后,便又向阿尔泰进犯。

    北京临时政府闻报后,一面电令阿尔泰办事大臣帕勒塔等人“静守待援,力保疆土”;一面指示刚上任的外务总长梁如浩与俄国交涉,欲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然而,梁如浩是邮传出身,出任外务总长真可谓张冠李戴。

    果然,梁如浩接手此事后,不知道该从何入手。且因为梁如浩对外交甚是生疏,刚上任时就因礼节上的一些琐事与各国使节的关系搞得很不协调;致使上任以来几乎与各国使节无甚交往,令人误以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断了外交。而今,遇上如此棘手的外交事件,梁如浩顿觉手足无措了。

    梁如浩到东交民巷俄国公使馆拜访俄国驻华公使柯索维茨,却遭到了冷遇无果而返。梁如浩自知难以胜任,也就一纸《辞呈》打退堂鼓了。

    袁世凯也没勉强,只得请陆征祥重新出山,复任外务总长。这次,陆征祥倒是临危受命,毅然地担起了重任。

    于是,陆征祥开始了与沙俄之间马拉松式的谈判;先后会谈二十余次,历时长达八个月之久。

    期间,袁世凯多次亲笔致函八世哲布尊丹巴,希图劝说其回心转意归顺民国政府;同时,派遣曾为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出任绥远将军,以抑止沙俄及外蒙古反叛势力进一步向内蒙古渗透。

    外交虽然是陆征祥的专长,且又是个俄国通;然而,沙俄欲攫取外蒙已是铁了心,令陆征祥一时也深感无奈。

    袁世凯也已觉到了外*蒙古*独立已成骑虎之势,欲想逆转已非易事,也就打算退而求其次力保内蒙古了。

    紧接着的察罕通古之战,形势也不容乐观;沙俄的一个混成旅侵占阿尔泰首府承化寺的布尔根河一带后,阿尔泰办事大臣帕勒塔向沙俄屈膝了;擅自与沙俄签订了所谓的《临时条约》,接着又签订了《中俄军队停战条约》,允许沙俄在阿尔泰驻军。

    消息传入中原,全国舆论哗然;北京的民国临时政府不得不下令将帕勒塔撤职查办,并宣布帕勒塔与沙俄非法签订的《条约》一概无效。

    这么一来,倒是迫使沙俄不得不坐下来与民国临时政府谈判;否则,所签署的《条约》就缺乏正当性。于是,中俄之间就展开了一轮长时间的谈判。不久,因向六国银行团借贷了许多资金,袁世凯遂下指示向沙俄作出让步。一九一三年七月,陆征祥与俄国驻华公使柯索维茨签署了《中俄声明》。

    《中俄声明》中,虽然中国名义上仍对外蒙古拥有宗主权,但民国临时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的地方自治;俄国在不派兵进驻的前提下,可在外蒙古通商。

    一九一五年六月七日,中、俄两国又在边境重镇恰克图签署了《恰克图协定》,将《中俄声明》具体化。三天后,依据《恰克图协定》,外蒙古才宣布取消所谓独立的大蒙古国。

    袁世凯随即册封八世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汗,意为有寿者的活佛。

    此后,外蒙实行所谓的自治,但实际上却为沙俄所控制,中国在外蒙古的统治已是名存实亡。

    只是,《恰克图协定》签署后,占领内蒙古科布多等地的沙俄军队终于撤离了,中国政府才将内蒙古收回。至此,历时多年的所谓外蒙独立这才暂时告一段落。此是后话,随笔顺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