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徐树铮收复外蒙 张敬尧湖南被逐 (第1/4页)
【史要】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成立;徐树铮收复外蒙古;湖南驱张运动…… 却说,护法运动失败后离开广州回到上海的孙中山回到上海后,终于认识到了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滇、桂系军阀无非是借护法之名,行谋私利之实,无革命可言;而中华革命党虽然实施了党员入党时须宣誓并按指印形式,但组织纪律仍很涣散,未能同心协力阻止西南军阀的进攻。孙中山思及此甚是心寒,觉得“革命之实已失,其名何存?”于是,决定改组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到上海后不久,即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创办了一份《建设》杂志,以迎合正在全国开展的五四运动,藉新文化、新思潮的涌起,进一步宣传民主与革命理论,并为改组中华革命党做思想准备。 二个月后的一九一八年十月十日,孙中山正式宣布改组中华革命党。 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套用了曾由宋教仁创建、后被袁世凯取缔了的国民党旧名称;但为了以示区别,则冠上“中国”两字而定名为“中国国民党”;然而,史家与国人、乃至党内同仁却都习惯地简称其为“国民党”;不过,后来但凡言及国民党,皆能明白所指,必谓中华革命党改组之党而绝不误会。 改组后的国民党实行总理制,设总理一人总揽党务,孙中山任总理。国民党在上海设党本部,各地则设总支部、支部、分部。党本部内设总务、党务、财务三部,孙中山任命居正为总务主任、谢持为党务主任、廖仲恺为财政主任。改组后的国民党制订了新的《规约》,重申“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并规定,原中华革命党党员皆得为本党党员,凡中华民国公民与本党宗旨相同者,经由本党党员二人介绍,均可自愿加入本党。同时,废止了原先规定的“党员入党时须宣誓效忠领袖及按指印”的带有帮会性质的形式。如此放宽了入党条件后,有许多青年加入了进来;孙中山见国民党的队伍扩大,也就重拾信心了,欲再次南下重振旗鼓。 与此同时,因其卖国行径而遭国人唾弃,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已是岌岌可危了的北洋政府,却苦于难以摆脱困境。 于是,段祺瑞打算对外*蒙古用兵,以转移国人的注意力。 恰好不久前,苏【史要】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成立;徐树铮收复外蒙古;湖南驱张运动…… 却说,护法运动失败后离开广州回到上海的孙中山回到上海后,终于认识到了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滇、桂系军阀无非是借护法之名,行谋私利之实,无革命可言;而中华革命党虽然实施了党员入党时须宣誓并按指印形式,但组织纪律仍很涣散,未能同心协力阻止西南军阀的进攻。孙中山思及此甚是心寒,觉得“革命之实已失,其名何存?”于是,决定改组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到上海后不久,即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创办了一份《建设》杂志,以迎合正在全国开展的五四运动,藉新文化、新思潮的涌起,进一步宣传民主与革命理论,并为改组中华革命党做思想准备。 二个月后的一九一八年十月十日,孙中山正式宣布改组中华革命党。 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套用了曾由宋教仁创建、后被袁世凯取缔了的国民党旧名称;但为了以示区别,则冠上“中国”两字而定名为“中国国民党”;然而,史家与国人、乃至党内同仁却都习惯地简称其为“国民党”;不过,后来但凡言及国民党,皆能明白所指,必谓中华革命党改组之党而绝不误会。 改组后的国民党实行总理制,设总理一人总揽党务,孙中山任总理。国民党在上海设党本部,各地则设总支部、支部、分部。党本部内设总务、党务、财务三部,孙中山任命居正为总务主任、谢持为党务主任、廖仲恺为财政主任。改组后的国民党制订了新的《规约》,重申“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并规定,原中华革命党党员皆得为本党党员,凡中华民国公民与本党宗旨相同者,经由本党党员二人介绍,均可自愿加入本党。同时,废止了原先规定的“党员入党时须宣誓效忠领袖及按指印”的带有帮会性质的形式。如此放宽了入党条件后,有许多青年加入了进来;孙中山见国民党的队伍扩大,也就重拾信心了,欲再次南下重振旗鼓。 与此同时,因其卖国行径而遭国人唾弃,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已是岌岌可危了的北洋政府,却苦于难以摆脱困境。 于是,段祺瑞打算对外*蒙古用兵,以转移国人的注意力。 恰好不久前,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称“放弃沙皇帝国从中国掠取的一切土地”,无疑的这当然也包括外*蒙古;因此,苏俄断绝了与外*蒙古的关系。 虽然,北洋政府没有给苏*俄以正面回应,但自思“若是此时出兵收复外*蒙古,想必已与外蒙古断了关系的苏*俄定然不会阻挠。若真如此,能趁机收复了外*蒙古,倒是件大好之事;届时,自己这个被国人痛斥为卖国的政府,就能挽回一些声誉了”。 于是,段祺瑞欲派兵收复外*蒙。 正在北洋政府欲举兵收复外*蒙之时,忽报大蒙古国的哲布尊丹巴活佛遣使前来,言“大蒙古国欲重新归附中国”。 原来,外*蒙古的所谓大蒙古国自从宣布自治后,一直来是依靠沙*俄帝国而生存的。而自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特别是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以后,所谓的大蒙古国自感失去了靠山;而以哲布尊丹巴活佛为首的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却又担心苏*俄的“赤*化”若是波及大蒙古国,则会危及他们这些王公贵族的根本利益。因此,权衡利弊后,哲布尊丹巴活佛等人这才做出了“归附中国”的决定。 于是,哲布尊丹巴活佛遣使赴北京向北洋政府表达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