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日寇卢沟桥事变 宋哲元丢失平津 (第2/2页)
突发心脏病暴亡。 七月二十日,日军再次炮击宛平城、长辛店等地,第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率军死守,日军仍未能得逞。 然而,此时的宋哲元却一味委曲求全。于是,宋哲元《命》驻守卢沟桥的第二十九军撤退,由石友三的第一八一师接防。 七月二十二日,蒋*介*石《电》宋哲元,对其“拆除北平防御工事”予以批评,指示“刻刻严防,步步留神,勿为所算”。 七月二十四日,孙连仲、庞炳勋、商震、李默庵部增援华北;宋哲元这才命第二十九军亦返回原防地,开始决心抵抗。 七月二十五日,日军已将六万兵力集结到平、津;日军见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即于当日进攻廊坊。 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旅旅长刘振三奋起抵抗,但廊坊终失,战事扩大。 七月二十六日晨一时,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令》:“驻屯军步兵第二联队第二大队由天津出发直趋北平;到平后受北平留守警备队长冈村的指挥,保护北平的日本侨民。” 于是,广部率第二大队于当晚六时左右抵达广安门;负责接应的第二十九军的日本顾问樱井以及书记官佐藤茂赚开城门,欲引日军入城。 日军进至一半,中国守军第一三二师独立二十七旅第六七九团团长刘汝珍发觉可疑,乃下令士兵开枪射击;日军便被分割为城内、城外两部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日军遭受相当损失,书记官佐藤茂被守军击毙。 已入城的日军分乘十三辆汽车进入东交民巷的日军兵营,广安门的战斗随之停止。 城外的日军返回后,向香月清司报告情况;香月清司即以“广安门事件”为借口向宋哲元交涉,并提出《最后通牒》“限期撤退北平的第二十九军部队”。 宋哲元当即予以拒绝,并退回《通牒》终止谈判,明《谕》第二十九军“抗战”;并于七月二十七日,向全国发表《通电》,表示:“坚决守土抗战。” 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中国驻屯军向第二十九军发动攻击”,并从国内增调五个师约二十万人到中国;同时,向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 七月二十七日,日军进攻通县,又袭击高丽营、昌平、汤山、沙河等地。 七月二十八日拂晓,香月清司率日军川岸文三郎的第二十师团、铃木重康独立混成十一旅团、河边正三驻屯军步兵旅团和机械化旅团共一万多人,在数十架飞机、一百余门大炮和装甲车的配合下,自北苑、西苑、南苑三面向驻守北平城的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发起总攻击。
日军发起攻击后,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的第三十七师、第三十八师、第一三二师坚守各自防地顽强抵抗。 但是,日军攻势迅猛、措手不及;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伤亡五千余人。最后,连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都在是役中壮烈殉国。 战至午后,宋哲元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北平,退守保定”;于是,宋哲元与第二十九军总参议秦德纯、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一起,率领第三十七师撤离北平去往保定。 而宋哲元的撤离北平,实际上是想诱使日军;然后,趁日军不备,则于八月一日对日军实施反攻。 为此,他让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代理自己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主任”等三个职务,继续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并留下赵登禹的第一三二师在南苑,以协助张自忠守北平。 张自忠受命留下后,第三十八师已依计切断了丰台与廊坊之间的日军通讯联络;并且,试图借以诱歼日军一部。 但谁知,宋哲元的幕僚、时任“第二十九军政务处处长”潘毓桂却自认为“当时国民党政权对北方鞭长莫及,阎锡山又封建落后,都不是第二十九军和华北民众所可以依靠的支柱。当时,华北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日军合作,方可免于生灵涂炭”。因此,就将这一《作战计划》出卖给了日军。 于是,日军有所防备、并增兵维护通讯联络,致使第三十八师计划落空。 此时,赵登禹所率的第一三二师正在北京城外的南苑抗击日军;日军出动了三千人的机械化部队将第一三二师分割包围,赵登禹率部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七月二十八日,宋哲元料第一三二师难以支撑,当日上午下《令》赵登禹率部撤离南苑。 于是,赵登禹奉命率第一三二师撤回北平。谁知,撤至丰台区大红门时,又由于潘毓桂的出卖而遭到日军伏击。在团河的战斗中,第一三二师两个“学兵团”全军覆没,赵登禹也在是役中壮烈殉国。 此时,宋哲元已率第三十七师出西直门经长辛店撤往保定;赵登禹遭日军伏击牺牲后,困在北平城内的张自忠的第三十八师独立三十九旅成了一支孤军。 日军围困北平后,仅靠一个独立旅的孤军,如何守得住偌大的一个北平城?张自忠无法完成宋哲元指派之使命,只好组织突围;但是,组织了几次突围都未成功。 张自忠被困在北平、只好先隐匿起来,有时一日数迁,连在椅子胡同中的老家也被日军查封了;好在,他的夫人李敏慧与家人早已迁走,才去了不少牵挂。 八月六日,张自忠偕副官廖保贞、周宝衡躲进了东交民巷内的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发表《声明》宣布:“辞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平津卫戍司令、冀察绥靖主任’等三项代理职务。” 但也因此,张自忠遭至了舆论界对他的误解;当时,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要对得起民众》的短文,着实把张自忠贬损了一番。 但是,张自忠看了那篇文章后,神色严肃地说:“我倒是同意他的观点,谁是民族英雄,谁是混账王八蛋,将来看事实吧!” 七月二十九日,北平沦陷。 就在同一天,冀东保安队第一总队队长张庆余和第二总队队长张砚田在通县发动起义;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殷汝耕被活捉,日本的特务机关也被捣毁,这才使国人出了一口气。 “通州起义”后,日军立即进行镇压,起义队伍分两路向平西方向转移。 第二天,当起义部队行至北平安定门与德胜门之间时,突然遭到日军截击;押解殷汝耕的士兵被日军冲散,殷汝耕乘机脱逃。 突围时,保安队教导总队长沈维干、区队长张会明相继阵亡;第一总队长张庆余下《令》“化整为零”,才分头突围、经门头沟奔保定而去。 “通州起义”爆发时,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在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地与日军的激战;日本投入飞机十多架猛烈轰炸,李文田的第三十八师伤亡极大。 七月三十日,李文田奉命撤退;如此,天津也失守了。天津沦陷后,潘毓桂出任伪“天津特别市市长”,成了不耻于人类的汉jianian走狗。 此时,第三十七师已退至静河、马厂;宋哲元遂《电》告南京,请求“处分”。 八月三日,宋哲元《通电》辞职,委冯治安代理第二十九军军长。 然而,八月六日,蒋*介*石又任命宋哲元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由原第三十八师扩编的第五十九军,宋哲元兼任军长;由原第一四三师扩编的第六十八军,刘汝明任军长;由原第三十七师和第一三二师合并扩编的第七十七军,冯治安任军长。 宋哲元第一集团军组成后,即奉命担任“平汉线防卫”;并发表了《告官兵书》,准备“反攻平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