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244章王铭章滕县捐躯 李宗仁台儿大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王铭章滕县捐躯 李宗仁台儿大捷 (第1/3页)

    【史要】滕县保卫战,王铭章为国捐躯;八路军“午城、井沟战斗”;李宗仁台儿庄大捷……

    却说,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攻打临沂之时;日军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也从西路南下,经兖州、邹城后向滕县进攻了。

    滕县又称“善国”、“滕国”,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所以,滕县与临沂可谓是徐州的两扇北大门。而滕县南距徐州仅百余公里,较之临沂更近;扼守着“津沪铁路”的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更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点。

    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济南失守、泰安又落入日军之手,致使津浦路北段正面大门洞开,日军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得以长驱直入进攻滕县。

    为此,坐镇徐州的李宗仁急调“川军”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辖下孙震的第四十一军驰赴滕县,以阻击日军继续南下。

    于是,孙震的第四十一军赶赴滕县。

    孙震率部抵达后,即将其第四十一军军部设于枣庄的临城,而将第一二二师布于滕县城内;并以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为“前敌总指挥”,命其率部坚守滕县。

    由于,川军是乙种军,每军仅两个师、每师仅两个旅、每旅又仅两个团,整个军只不过八个团的兵力;而且装备陈旧,主要武器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和为数不多的几挺土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又因,川军来滕县之前已在晋东战场上同日军作战达四十余天,伤亡过半损失惨重;所以,到滕县时整个军实际上已不到四个团,总兵力不足万人。

    如此弱旅要抵御有飞机、大炮等装备的日军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真有“以卵击石”之虞。

    然而,王铭章的第一二二师进驻滕县后;就冒着大雪夜袭了进占在香城、九山、王福庄、金山一线的日军,灭了日军的锐气。

    尔后,在滕县民众高昂的抗日爱国拥军热忱鼓舞下,极大地激发了将士的斗志;因此,日军的多次进攻,均被王铭章的第一二二师击退了。

    三月十五日,日本田坞荣次郎第三十三旅团的赤柴八重藏第十步兵联队在界河南安楼、房岭集结,从滕县防备薄弱的东部发起攻击;下午三时,日军到达崔家庄,沿龙山店、东郭、王庙攻击前进,战斗异常激烈。

    孙震专程从临城赶来滕县,激励将士:“要抱‘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日军血战到底!”

    于是,王铭章的第一二二师顽强抵抗,击败日军多次冲锋。

    同时,为防止日军从滕县左侧渗入;王铭章又《令》防守北沙河的第七二七团抽出一营兵力,到滕县西部的洪町、高庙布防。

    下午五时许,日军先头部队已进至滕县的龙阳店、冯河一带,距城仅有十余里;此时,日军的企图十分明了,妄图侧击滕县腹背、迫使中国军队放弃正面阵地。

    此时,第一二二师主力全放在正面阵地,滕县城内只有师部和四个特务连,情况十分危急。

    于是,王铭章急从北沙河调张宣武的第七二七团回城防守;并任命张宣武为“城防司令”,负责滕县防守。同时,又《电令》在平邑前线的第一二二师第二六六旅火速回滕县“协防”;但恐途中受阻,王铭章又用《电话》向孙震求助。

    此时,第二十军团军团长汤恩伯自率的第十三军和辖下关麟征的第五十二军、王仲廉的第八十五军,与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正奉调参与“徐州会战”,而王仲廉的第八十五军已至临城;于是,孙震请求王仲廉派兵增援。

    可是,王仲廉却以“须待汤恩伯、关麟征部到齐后,才能北上”为由,在临城按兵不动。

    孙震万般无奈,只好将正在总部值勤的特务营,除留下一个手枪连作警卫外;其他三个步兵连由刘止戎营长带领乘火车驰援滕县城,入夜后到达。

    而果如所料,前来驰援的第二六六旅午夜后只有一个营到达滕县东关;其他部队途中均被日军所阻,绕道向临城方向撤去。

    王铭章见“求援”不至,遂召集会议研究对策;多数人认为:“如此,只能守一天,不如到城外机动作战。”

    此时,孙震来电话告知:“蒋委员长要我们死守滕县城,等待汤恩伯军团解围。汤部先头部队已达临城,我当催其赶紧北上,你要确保滕县城,以待援军。你把指挥部搬进城内指挥守城,兵力不够可把城外所有的第四十一军部队调进县城,防守待援。”

    接听电话后,王铭章下决心执行《命令》,即对张宣武说:“你立即传谕昭告城内全体官兵,我们决定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立即把南、北两城门屯闭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交通道路,也随时准备封闭。没有我的手令,谁也不准出城,违者就地正法!”

    同时,又《命令》:“把师指挥部从西关电灯厂搬到城内张景湖宅院内。”

    三月十六日,日军赤柴八重藏的第十联队向滕县发起猛攻;日本飞机向城内投弹数千枚,日本大炮将东关寨墙轰开数处二米宽的缺口;接着,日军从缺口蜂拥入城。

    然而,中国军队严阵以待;当五、六十名日兵冲入缺口时,即被中国守军第三七一团全部歼灭。如此往复,血战多时,日军终未能突入城内。

    经过一天的激战,第四十一军伤亡过半;于是,王铭章决定放弃滕县外城阵地,把第四十一军所属部队全部调进城内,集中兵力防守滕县。

    午夜前后,第四十一军各部先后撤入城内;王铭章即《命令》全军深沟高垒,准备迎战。

    三月十七日,日军更以六十门大炮、二十架飞机加强了轰炸;一时间,硝烟弥漫、墙倒屋塌,全城一片火海、遍地尽是焦土。

    数小时后,日军在十余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进攻东关,从东寨墙的塌口再次冲过。

    中国守军英勇阻截,用集束手榴弹击毁了两辆装甲车;然而,终因敌我兵力太过悬殊,中国守军死伤殆尽而又无法补充,滕城还是被日军攻破了。

    下午二时,驻守南关的第一二二师第三七○旅旅长吕康、副旅长汪朝廉率所部将士与日军拼搏;最后,伤亡殆尽、英雄献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