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九十一章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2/3页)
,想要工业化,从目前开始计算,哪怕是非常顺利,恐怕也不止五十年才能成功吧?何况有中国挡在前面,它们的工业化进程怎么可能会顺利?” 马教授喝了一口热茶,坐姿不是很优雅,挺随意,毕竟在座的各位大佬都是华银财团的联席合伙人,不是领导。 这是华银财团的一个特殊优势,首都各行政部门能看到的产业研究和经济报告,华银财团也能拿到,看到,基本上是同一批产业经济学的专家学者。 即便某位专家学者和华银财团没有直接来往,通过亚太经济研究院、老蒋、马教授和对方的内部交流,也能将对方的论文、观点拿过来,供财团内部参考。 蒋宁远整个上午都在听报告,虽然这个报告,他早已研究过很多遍,这会儿终于开口,替马光源做一个总结,“研究院的这个报告,基本是三个结论,第一,在未来二十年,中国将是全球范围内科研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没有之一;第二,在未来二十年,中国将是工业机械人市场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第三,如果我们的预测没有错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堵死了其他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还在不断瓦解发达国家的产业优势。所以,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许是十年内,也许是十年后,全球经济会迎来一个动荡和停滞的困难阶段。原因很简单,我们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饭碗都抢了,印度东盟又抢不到我们的工业饭碗。这就意味着欧美发达国家,在很长时间里会迎来一个停滞期,除了中国,其他新兴国家又发展不起来,所以,全球经济在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内都不容乐观。” 徐腾整个上午也都一直沉默无声,就是听着两位教授谈论经济议题,也不知道老蒋、马光源的这些学术观点是否受到过徐总一些“想法”的启发。 不管怎么说,徐腾还是挺佩服老蒋的,这基本就算是预测了全球经济在未来二十年的格局。 “离午餐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老蒋看一下手表,做一个提议,“大家自由讨论一下吧。” “我提一个问题,蒋院长、马教授刚才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东盟的经济比较,能不能再谈一谈中韩经济的比较?”陈大桥是做影视传媒产业的,和工业化的报告没有多少关系,这位大佬现在比较担心的是韩国电影和娱乐产业,对神州传媒集团的威胁。 “韩国经济呢,大家也不用太在意吧,它的总人口数量,包括它的资源和资本水平,决定了很多东西,目前已经是韩国经济的上限,我们只要有两三个省达到韩国的经济水平,它基本就没什么饭吃。” 老蒋这个话说的还是很有信心的,“公开层面,咱们不能说的太难听,关起门,咱们有话直说,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韩国的工业是要遭受灭顶之灾的。特别是我们华银财团的存在,理论上会加速这个进程。这不是说韩国会变成穷国,而是韩国不得不去工业化,走向服务业和金融业。韩国去工业化的进程,可能顺利,也可能不顺利,这就要看我们华银财团能否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内击溃三星和现代,假设因为华银财团的快速崛起,三星、现代破产了,那韩国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注定会经历很惨烈的一个动荡期。因为韩国这些工业化的财团就是韩国经济转型的降落伞,提前破产,那就意味着我们剪掉了人家的降落伞。” “大桥肯定是希望咱们快点动手剪掉别人的降落伞,韩国娱乐产业这几年是真的很强势,对神州传媒的市场冲击很厉害。”梁纬艮对陈大桥的心情还是很了解的,一语中的。 “韩国的电影产业不可怕,一年就那么几部精品能引入国内,票房也很差,关键是它的电视剧,对国内电视剧产业的冲击不小,包括整个韩流在化妆品、服装、文化上的提升作用,也是很厉害的。”陈大桥去年曾经和徐腾商量过,想吸收韩国电视剧产业的一些优点,推动神州传媒贴近韩流模式,结果被徐腾否决了。 这会儿,陈大桥算是老调重弹。 “这是暂时性的,学韩流也是没有用的,因为韩流的主要优势是建立在韩国经济的领先上,经济优势被剪掉了,国内年轻人崇拜韩流的趋势自然就会遏制。”徐腾立即反驳,还是不准神州传媒模仿韩国模式,继续坚持国产电视剧自己的风格线路。 客观来说,因为神州传媒集团的存在,国内的精品电影电视剧的数量相比过去,还是要略多一些。 神州传媒集团每年会推出五部大制作的电影,十部精品电视剧,基本是雄霸国内市场,这里面最多只有一部电视剧是走韩流模式的偶像剧风格,大部分还是国产电视剧的典型风格,乡村剧、都市生活剧、战争剧、历史剧、刑侦剧、间谍剧、武侠剧、奇幻剧多元化发展。 陈大桥的意思是想将偶像剧增加到每年三部左右。 徐腾一直不同意,最多就是一部。 这是华银财团的年会。 陈大桥即便心里一直有些反对意见,借着年会的契机表达一下,但也不会过度强调分歧,不会公开违背徐腾,事实上,他只是觉得徐腾对韩国流行文化过于漠视,担心徐腾的决策会导致神州传媒集团逐渐失去市场统治地位。 这是华腾系内部的争论,在座的财团联席合伙人,除了陈大桥和徐腾,其他人都不是很熟悉文化娱乐产业。 “我倒觉得韩剧不错,可以学习。”张丽英开口了,却是看着徐妈说的,显然是在按照徐妈的吩咐发言,“神州传媒集团的电视剧投资,每年十部精品剧的基础上,稍微再扩大两部,每年十二部,中间有三部,或者四部是模仿日韩偶像剧结构,增强在年轻市场的主导权和占有率,这应该是可行的吧?” “Really?”徐腾完全不能接受,“你们要在年会上讨论这个议题?我们在座的联席合伙人,有谁每年能有时间看完两部电视剧?” “这个议题,你们华腾系内部讨论即可。”徐总知道徐妈、张丽英的想法,徐妈这几年基本是半退休状态,倒是经常有时间看电视剧,而且基本只看韩剧。 、、……韩剧这两年确实有几部很不错的代表作。 徐腾很生气,他怀疑陈大桥私下和徐妈谈论过这件事,希望徐妈替神州传媒集团说几句话。 在场无人敢再讨论,徐妈也不说话,华银财团的影视传媒产业一度是由徐妈掌控的,但这几年,完全是徐腾和陈大桥主导,大方针和经营原则基本是徐腾决策。 事实上,徐腾和陈大桥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抵御韩流在国内影视剧市场的侵蚀,除了上游说广电收缩海外剧的播放政策,直接从政策上遏制韩流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