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三章 财团的裂缝 (第3/3页)
网极度复杂。
华银财团从一开始,证券业和保健业就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团队,衍化出今日的华银系和博安系,赵丹阳虽是华银财团的老臣,调到博安系也属于空降。 徐腾不说话,他只是提议换一个人试试,不能继续放任张丽英,具体换谁去管控博安系,这不是他该过问的事情。 正如徐总已经控制不住整个华银财团的新态势,张丽英其实也控制不住博安系的新态势,时代不断展,早已出他们这一代人的认知范围。 最糟糕的是张丽英选择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去应对变化——提拔熟悉的人,压制不熟悉的人,也拒绝徐总和徐腾的诸多提议。 “今年的二次年会就到此结束吧,有什么疑议,可以私下和我谈。”徐总没有看张丽英,可这番话是对张丽英说的,算是一番安抚。 张丽英无话可说,这个短暂的瞬间,她想了很多东西,怀疑徐家是针对她违背华银财团的决策,迟迟不和蒙乳集团合并,怀疑徐家是针对她和陈大桥的合作。 在利益面前,友谊显得那么孱弱,不堪一击。 徐腾心里也在思量很多事,他担心有一天,他和陈健的特殊友谊也会经不起利益的摧残。 2oo6年的二次年会至此结束了,徐总和徐妈邀请所有联席合伙人到大厅里,由老蒋致辞,庆祝二次年会的顺利和圆满结束,随后有海外古典乐团的专场演奏。 每个人喝着香槟,彼此在离别前相聚闲谈,谈论这几天的相聚,谈论彼此的工作和生活。 这是一个很西方式的场合,每一位联席合伙人都穿着价值上万英镑的顶级西装礼服,徐妈和梅嘉莉佩戴的珠宝饰更是价值几千万英镑。 每个人都显得很亲密,很风趣,举止高雅,钢琴和萨克斯的曲调暖暖悠扬。 徐腾在角落里坐着,身边只有陈健,两人低声低的交谈着,偶尔看一看其他联席合伙人。 在财团的年会中,陈健是最晚晋升联席合伙人的那几个人之一,不仅是新人,还是晚辈,同梅嘉莉一样,都非常低调,从不主动言。 “情况就是这样……其实不管是李锦芬,还是张丽英,都没有将博安系控制的很好。”徐腾耸了耸肩,华银财团的顶尖人才很多,也不缺商界大鳄,所以,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博安系太难管控。 或者说的更直接点。 “博安系太大了。”徐腾搓着额头,和陈健说着自己的体会,“人的能力是有天花板的,或许,华银财团的结构设计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完美。” “至少接近完美!”陈健想了想,给出自己的见解。 “是的,所以也无法替换,只能正视这些问题,用更合适的人选去弥补制度上的问题。”徐腾将他认为合适的人选都过滤一遍,有点唏嘘,他比张丽英幸运的多。 很多人认为唐俊不是一个非常顶尖的企业家,这种判断有失公允,不可否认,唐俊有过一些失误,特别是在学历门的问题——这个问题,徐腾亲自出手替唐俊处理了,将唐俊那个美国皮包大学的博士学位抹消掉。 在企业的经营层面,唐俊也不是很有远见。 这些都不能掩盖唐俊的优秀,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行政总裁,擅长协调企业内部的人事和日常工作,将一个独立的子集团交给唐俊,这种安排未必明智,但将华腾公司和腾讯集团的日常行政工作交给唐俊,那就没什么问题。 这个人弥补了徐腾的很多不足之处。 除了唐俊,徐腾也找到了很多擅长掌控一个子集团,一个产业的商界大鳄,李东盛、梁纬艮、陈大桥、郭永哲、李达开、马枟……差不多都是国内最好的大Boss。 罗红岩、陈志辛、唐海玲、曹国维、6芳芳、顾雪骊……都稍微差一点,徐腾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不分喜好,不分远近,识人善用。 徐腾不喜欢的人很多,但是,只要有用,他都会用。 徐腾的华腾系相对于博安系,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股权相对更集中,华腾公司7/1o的股份集中在徐腾的手里,陈健持股率是7%,华腾系内部的其他联席合伙人持有12%。 博安系的股权就太分散了,张丽英在博安控股公司的持股率仅有1o%,凭借这个股权想要掌控博安系,她就必须联合一派,压制另外一派。 徐腾不需要联合任何人,他觉得陈大桥不行,一个人的意志就能撤换,哪怕陈大桥是神州传媒集团的创始人,在华腾公司的持股数仅次于徐腾、陈健,甚至略多于李东盛、梁纬艮、郭永哲三位大佬。 股权太分散的企业,其实都很难管,更考验企业领导人的水平。 张丽英毕竟是长辈,老江泰系出身。 徐腾和陈健在大厅的角落里,坐在沙中,喝着酒,低声谈论此事,现在也很难判断,不能确定赵丹阳调入博安系的结果。 徐腾只是有一种感觉,按照道理,他不应该过问博安系的事,可现在这种局面是很复杂的,他恐怕是要管一管了。 否则,再等十年二十年,真由他全面控制华银财团时,博安系的顽疾已经面临失控。 这件事,他和陈安邦早已谈过。 理论上来说,陈安邦的东辰建设集团很适合在博安系展,博安系在地方各省市的关系网也正是东辰建设急需的社会资源,可陈安邦明知这一点,还是一直想撤回华腾系,正是因为博安系内部顽疾太多,宫斗严重。 陈安邦的这种总是想要撤回华腾系的姿态,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徐腾和张丽英的矛盾。 无独不偶,陈大桥也有在不得罪徐腾的前提下,转入博安系旗下的想法,这里面的原因更复杂,很大程度上,陈大桥是看中了博安系内部的股权分散,有利于他独自控制神州传媒集团——这才是徐腾决定将陈大桥踢出局的原因。 两个枭雄的不同选择,恰恰是华银财团内部危机的写照,就像是墙壁表面最大的两条裂缝,裂缝的深处,还隐藏着更大更多的缝隙。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