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建军会议 (第2/3页)
至六个排,各排可设置三至六个班。在现在兵员不足的情况下,各营可先保证第一连和第二连到第三连的兵员,以后随着兵员的增加逐序加设。现在的这三个连可为人员最全武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连,是全营的主力和中坚力量,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远征可以调遣、增援可以神速、围歼可以迅疾、连撤退都是神鬼莫测的连队。 王团长说:“抗日武功团目前还不具备和日军打阵地战的能力,也不和日军打消耗战,只能采取打游击战,打偷袭战,打速决战的方式,尽多地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最终把日军消灭。因此还要求各连排都能独立参战,以少胜多地独立完成局部的作战任务。” 对于班排,王团长也要求要选好班排长,要大胆任用那些有勇有谋的战士来当领头羊。对于兵源,王团长说:“中国的老百姓都恨日本人,抗日热情都很高,都愿意参军打日本鬼子,只要我们把抗日武功团的旗帜举起来,多做些宣传,我看兵员就不成问题了,鹰嘴村、牛王村和豹子村抗日武功连的建立就是个例证,可以参考模仿,但大家要注意一条,宁精勿滥。” 接着研究抗日武功团根据地的建设。王团长首先确定了抗日武功团的根据地是要以大山依托,核心根据地就建立在南屏山,马甸子镇为核心根据地的大本营。王团长接着分析了楚湘的敌我态势和燕城地区的敌我局势以及燕城东南西北的地理位置,认为抗日武功团的根据地是燕城西南毗连的南冠山、南屏山、大岭山、贺军山、南云山和北云山为佳。但根据现在的情况,根据地的最佳位置就是在这南屏山马甸子镇。因为马甸子不光位于南屏山的腹地,而且四面环山、山间绕溪、屏障累累、峰峦垒翠、易守难攻,而且我们共产党人已经在这里耕耘经营多年了,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又有较好的物质基础了,所以在这里建立核心据据地是最理想的选择了。 但是王团长也强绸,抗日武功团根据地是整个南冠山、南屏山、大岭山、贺军山、南云山和北云山,这六座大山紧紧相连,北云山连着南云山紧靠贺军山,贺军山连着大岭山,大岭山连着南屏山,南屏山东北是南冠山,这六山实际上是一个整体,从西北到东北成弧形包围着燕城,战略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就应当成为抗日武功团的整个根据地了。虽然现在抗日武功团的大部队人马是在南屏山,其他山的根据地就要立即去开辟。南云山已有青山红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北云山放马镇有我们的战士,大岭山黑东山林场有我们的战士,贺军山贺兰镇也有我们的战士,但作为根据地还要立即开辟和扩大。所以王团长决定派常天昊在散会之后就开赴北云山去建立那儿的抗日根据地,问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营长和政委听到王团长的精辟分析以后,都觉得北云山、南云山、贺军山、大岭山、南屏山和南冠山是连在一起的姊妹大山,把这六山开辟成一整块根据地很有必要,就一致同意王团长所作的决定,只不过是作了些补充意见。这件事就这样完全定下来了。王团长的分析和决策也让大家从更高更广的视野看到了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态势,从而从更深层次来看待抗日武功团的兴旺和发展。 会议休息了一下。接着开。 接着研究马甸子抗日根据地的构建与布防。毫无疑问,王团长是唱主角的。大家在谈了自己的想法以后,王团长对马甸子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布防作了新的布置。段民生的一营驻狮子山,也就是现在的狮子山林场,是马甸子的南屏障。林狮子的三营驻马甸子北面的虎林山,也就是现在的虎林山林场,兼守马甸子正北面的鹰嘴山、西北面牛王山和东北面的豹子山。这三山也是马甸子的北面屏障之一,三山都已经有新建立的第三营第五连和第六连在那里以家为阵驻守了,只迅速加强对这些队伍的训练和布防就行了。对于原在狮子山和马甸子的战马队、枪械队、医护队、船运队、伐木队、木工队、商贸队等非战斗队等,全部交由后勤部统一管理。林狮子的营从此成为一个全员战斗营。林狮子对王团长的这一决定非常地满意,多少年来,他都是一个林场的大当家的,没有时间来研究战斗了,现在他可以全心全意带领全营来和日本鬼子作战了。 对于段民生的一营,王团长要求要快速加强骑马射枪训练,随时准备快速出山远征杀敌。新来狮子山的各路人马都是从枪林弹雨中滚打出来的,就大都编入段民生的营里。猛虎连原有的战士个个都能征善战智勇双全,也成为营里的干部骨干。除了抽调到别的连排当干部的以外,猛虎连余下的战士就分别编入第一连、第二连和第三连。 原飞虎排战士基本编入第一连,连长燕趁风、政委辛诸葛,段青龙为第一排排长,祝胜宇为第二排排长,花火剑为第三排排长,不足的兵员从近两年在猛虎山强训过的各地来马甸子的战士中补充。 原天虎排战士基本编入第二连,连长段猛、政委古公善,段雷霆为第一排排长,段举鼎为第二排排长,董大锤为第三排排长,祝信念为第四排排长,追随段民生而来的段家武馆的武生补充这一连的兵源。 原猛虎连神虎排的战士基本编入第三连,连长龙乘水、政委张高真,张富卿为第一排排长,武英开为第一排副排长,张富卿带来的二十一个战士为这一排的基础;尹顺宇为第二排排长,洪胜龙为第二排副排长,尹顺宇带来的十九个战士为这一排的基础;杨行cao为第三排排长,杨学广为第三排副排长,杨行cao带来的十六个战士为这一排的基础;程成诚为第四排排长,这一排的战士有一半为原灵虎排的战士。 晁洞清和岳胜开带来的六十六个战士编为第四连第一排和第二排,晁四海和周尚游二人分别为排长。黄延忠带来的二十五个战士编为第四连第三排,黄延忠为排长。程远洲带来的三十人编为第四排,程远洲为排长。这一连的连长为晁洞清、政委为岳胜开。 万吉寿和王正重带来的五十九个战士编为第五连第一排和第二排,万吉红和白勇先分别为排长。祝崇舜带来的二十二战士编为第五连第三排,祝崇舜为排长。杨近海带来的三十五个战士编为第五连第四排,杨近海为排长。万吉寿和王正重为这一连的连长和政委。 还设有第六连接纳新兵。原猛虎连教官袁双同为连长,向公明为政委。平山县老农乡申凡勇带来的在那里潜伏的十二个红军战士编为第一排,排长申凡勇。燕城地下党派洪万希带来的十六个青年志士编为第二排,排长洪万希。三排长夏春秋,四排长王来志。 第一营里还建立了技战连。原猛虎连灵虎排排长孙剑华担任技战连连长,政委是原猛虎连教官岳启微。灵虎排的战士按最优特长分别分配到工兵排、爆破排、炮兵排。龚万亿任工兵排排长,贺胜永为炮兵排排长,潘柱子为爆破排排长。 第一营里还组建了特战连。其下有神枪排、狙击排、闪击排。陈闯世为神枪排排长,郭金淦为狙击排排长,段跃飞为闪击排排长。营里还有侦察排,金帅师为排长,李飞亮为副排长。 王团长对段民生说:“当前团里就数你的营实力最强了,要在即将的战争中为主力打先锋,要立即加强整合和训练。”段民生答:“是。” 对于马甸子的最北面南屏山的边沿南屏镇,那是南屏山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出了山就基本是一马平川到达燕城了,敌人可以从此进山来攻击我们,我们也可以从这里出山去攻击敌人,位置和防守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了,樊向烈和贺晗的四营就驻守在离那里不远的南冠山。王团长对樊向烈和贺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