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夜探临江峰 (第2/3页)
枯水季节,水底下现得出一条石阶,隐隐约约地沿水傍壁地通到临江峰的峰底。现在是冬初正是最枯水季节,这条石阶应当会现出水面。虽然前几天下过雨,但不是春夏的暴雨对涨水也没什么大影响,有点小影响水也不会太深。王大勇和柴毕旺都想到了走这一条路。 走这一条路也有一个大困难,那就是路到两江交汇处就是一条绝路了,那里是打着漩涡的深深江水了连石阶也没有了,只有向头上倾斜的石壁高高地耸立在云空。既然是绝路那王大勇和柴毕旺为什么还要走呢?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到了那里可以绝处逢生。这就是他们的本领了,他们是有一流武功的人有上高墙攀绝壁的本领。走这条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鬼子看不见。鬼子来燕城没经过这个枯水季节,当然就不会知道这石壁下水底里还有一条石路可以走呢,当然就是鬼子知道了也不会有防备,因为那是一条无人能去的绝路。 王大勇和柴毕旺一商量,就决定走这一条绝路了。柴毕旺对这一路的大街小巷很熟悉,一会儿就带着王大勇他们钻过小巷钻到了河底下到了石阶路的源头了。王大勇一步跨上石阶要走在前面,但是王三黑抢先一步跨了上去,不觉一跌就摔到了水里。摔下去的水响战士们都听得见,大家生怕这响声被燕通道上的鬼子听见了。 但是燕通道上的鬼子听不清楚,石壁太高声音上去就轻了,加上习习的河风也把声音吹散了。一个鬼子在燕通道上说:“下面好像有响声?”另一个鬼子说:“也许是大鱼儿跳野鸭子躁?”鬼子的声音战士们都听到了,但是大家都没有出声。 一个鬼子说:“要不拿个电筒来照一照?”另一个鬼子说:“好。”王大勇听到可急了。比他更急的是冷冬晴,他急中生智就发出了一种怪腔怪调。战士们都以为他疯了,这时侯还能出声音?但是他的声音起了作用。上面的鬼子说:“不用拿电筒了,是野海燕叫。” 原来冷冬晴的怪腔怪调是学的海燕叫。这儿是内陆没有海,哪儿来的海燕啊,因而战士们都听不出海燕的叫声。日本鬼子则是初来乍到,还不知道这湘江河里有没有海燕,因此听到海燕叫就信了这里有海燕了。王三黑这一跤摔的是有惊无险。 有了王三黑这一跌的教训,下面的行路就顺利了。王三黑这一跤纯粹是因为水中的石阶长年浸在水里,上面结满了水石苔滑得很又因为他抢路急得很所致。他摔入水中顺手就抓住了石阶的边沿,这才知道石阶比滑石还滑。待鬼子不再注意河下后,他悄悄地对王大勇说:“连长,石阶滑得很,叫大家用定力。” 王大勇就轻轻地叫战士们相互轻轻地传知。柴毕旺要钻到前面去,被王大勇止住了,还是让王三黑走在前头。王大勇紧跟着,柴毕旺跟在王大勇后头,战士们在后头跟来,王四黑断后。战士们都用足了定力,一里多长的滑溜溜窄挤挤的沿水傍壁石阶路,一会儿也就艰难地走过了。 前面就更艰难了。石阶路没有了,只有深深的流水和高高的石壁了。石壁上就是临江峰,燕公观就在临江峰上,战士们要从石壁上上临江峰。寻常人从这里当然是上不了临江峰的,但王大勇和他的特别行动队队员能从这里上临江峰。石壁有几十丈高,轻功当然是上不去了,只有借助挠钩和绳索了。王大勇早有准备,王六生的口袋里背着带有挠钩的绳索。 王六生把钩绳拿出来,轻声问:“可以行动了吗?”王大勇点点头。王六生就把挠钩向着空中一抛。他这一抛也用足了力气,意在钩住峰上头的石头和树木。但是挠钩从穿梭中落下来了,抛了个空,王六生慌忙用手接住。接着他又抛了两次,都抛空落下来了没有钩住峰上的石缝和树木。这是因为下面的石阶太窄,加上石壁有些向头上倾斜,人站在下面不好用力。王六民见王六生没有钩住,他接过钩绳来抛钩,抛了三次也没有钩住。 王大勇说:“我来。”王六民就把钩绳递给前面的柴毕旺,柴毕旺接过来交给王大勇。王大勇抓起钩绳用力向上一抛,钩绳在空中成抛物线上升,落到了一棵树上终于钩住了。王大勇的功底当然要比王六生和王六民高,加上他也看出了他们失败的原因,所以力道和技巧都作了改正,用力让钩绳在空中成抛物线上升翻过倾斜的石壁转向山上的树木当然就钩住了。王大勇把绳底向下登了登,试了试绳子的牢固度,说:“可以了。” 王大勇的这句可以了就是说人可以从绳子上上去了。王三黑说:“我先上。”柴毕旺说:“我先上。”王六民也说:“我先上。”王大勇说:“还是我先上吧,你们跟着来。”说罢就手抓钩绳像猴子上树一样地攀上去了。接着,王三黑、柴毕旺、王六民、王六生也攀上去了,其他人也跟着攀上来了。 王大勇在峰上的松树间迎接大家的上来。等最后一个是王四黑上来以后,王大勇说:“现在我们开始分头侦察,注意,我们这次是侦察人质关押的地方和敌情,不是来杀敌的,所以只允许侦探鬼子的岗哨和布防,绝不许杀害一个敌人打草惊蛇。”接着他就分配任务:“第一组侦探上峰道和燕通道方向的敌情,第二组侦探临江峰四周的敌情,第三组侦探燕公观,一小时后到这儿集合。”大家也没有再说什么,立即分头像猴子一样地钻进树林里去了。 临江峰上的松树又高又大又密,树底下还有小乔木,便于藏身和隐蔽,就是有点碍手碍脚。但战士们都是经过深山密林训练出来的,钻起林深树密来还是来去自如。 第一组王四黑、王六民、王六生、姜箭远、冷冬晴迅速钻到了燕峰梯道的一侧。燕峰梯道就是从燕通道上临江峰到燕公观的道路,是一条有六个梯台七百二十步梯磴的宽阔石级路。路的下头连着燕通道,路的上头直达燕公观主观。路的两边全是高大的松树和柏树,但在梯台两侧有一些低矮的建筑,那里是卖香火卖纪念品的房子。 王四黑等人不敢到路的中间去,怕这些房子里有鬼子驻扎,只在房子的后头侦探房子里有没有鬼子。他们也分成了两路,王四黑、姜箭远、冷冬晴为一路在右边的房子后侦探,王六民和王六生为一路则从燕公观前偷偷地越过燕峰梯道到对面的房子后面去侦探。不久,他们就发现了鬼子。在最上一级梯台的房子门口有鬼子的哨兵,在向下第三梯台的房子里有鬼子的鼾声,在向下第五梯台的道路旁边有鬼子的岗哨。鬼子的人数大约有二三十人。 最后,这两组战士都侦察到了梯道的最下端和燕通道的连接处上方。从那里向下看,连接处是一个大平台,那里有鬼子在站岗。平台的那头就是燕通道了。战士们从那里极目燕通道,只见燕通道中间有三处点点灯光,那里应当就是有鬼子的道卡了。姜箭远和冷冬晴想摸到道上去细看,被王四黑阻住了,轻声说:“别去惹麻烦了,知道那里有鬼子就达到目的了。”姜箭远轻声说:“真想上去杀那些鬼子,他们站岗是向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