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庚爷爷 (第1/2页)
庚爷爷在山上隐约听到山下有号哭声就叫王保义到山下去看看。王保义答应一声就向山下去了。王保义今年五十一岁,比庚爷爷小七八岁,但是两个人的交情却有四十多年了。还在他们两个人都是孩童的时侯,王保义就跟了庚爷爷学武。那时庚爷爷十二三岁,武功已是炉火纯青。王保义只有四五岁,一心要跟庚爷爷为徒。庚爷爷见王保义聪明要学,也就答应了他,常教他武功和练他拳脚,两个人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同学的还有佃农王朝富的儿子王保主。王保主比王保义只小一岁,也是个爱武崇武非武不学的人。三个人就常在一起练武训武形影不离。 后来庚爷爷王忆庚长大了,成了反清反袁反北洋的战士,王保义和王保主也深受影响。庚爷爷王忆庚支援武昌起义那阵,王保义和王保主也长大了,就跟着庚爷爷王忆庚去支援武冒起义。后来庚爷爷王忆庚投入反袁复辟斗争,王保义和王保主也投入了反袁复辟。再后来庚爷爷王忆庚反对北洋政府,王保义和王保主自然也参加并成了急先锋。 但是后来庚爷爷王忆庚负伤后回来经农,王保义和王保主也跟着回来了。从此三个人就再没有直接从事政治,都在家乡一心经农了。 庚爷爷王忆庚家祖上是个大户人家,从曾祖父上代起就留有上千亩的良田和几千亩的山林。这些田地和山林除了王家自种的几十亩外,其余全部是佃给王家村及周围的村人耕种。王家是个施德于民施善于村的大户,从曾祖时就制定了一条“十一而租”的规则,佃出的土地从不收高租,灾荒年份还可免租谷,因此在村里德善深厚而德高望重。 在一九二四年王家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年庚爷爷王忆庚把一半的土地田契分给了所有的佃农。佃家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得了这么个大便宜,对王家顶礼膜拜视其为圣人。 到了第二年庚爷爷王忆庚的大儿子王全中从省城回来,索性说服父亲把全部土地分给了佃户。庚爷爷王忆庚说:“还是留点山地给我吧,等我老了不练武了也搞点劳动,活动活动腿脚免得残废。”于是就留了凤凰山及山下的几十亩地作为家产。庚爷爷王忆庚喜欢山林的山味,从此也就从王家村搬到风凰山来住了。 凤凰山山深林密溪水常流四季花开,是一座群山环抱风景优美的世外桃园。山中间有个凤凰甸,那里原来有个小村子有十几个佃户常住。庚爷爷王忆庚来了后把村子修缮一新,又建了一个小别野在村子之中。 为了防止有强盗来袭,庚爷爷王忆庚又在村子四周修了石头围墙。围墙修得有二人多高,一般的武林人士都跳不上。但是这围墙到现在也没有发挥作用,这里自从庚爷爷王忆庚来了后还从没有来过强盗。庚爷爷王忆庚给这小村取了名,就叫凤凰村,可以说是名符其实吧,因村子就在凤凰山。 但是山里没有凤凰,倒是有孔雀、仙鹤、鹭丝、鸳鸯、金嘴鸭、野鸽子和众多的飞鸟,它们傍山傍溪傍崖傍树而栖,从早到晚叫的欢。山上的树大多是参天的檀香树,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栗子、柿子、李子、桃子、梨子、橙子、桑椹、银杏、酸枣、野葡萄等等果树夹杂其中。许多鸟儿就是靠吃这些野果子为生的。也有一群金丝猴儿在这里谋生,它们在树稍上来往嘻戏,到花丛中游玩闻香,快活极了。 花儿在山里比比皆是,杜鹃花、金银花、山茶花、玫瑰花、石榴花、茉莉花、栀子花、报春花、迎夏花、八桂花、秋菊花、腊梅花等等四季花香。庚爷爷王忆庚还在山上种了很多花,有月季花、芍药花、水仙花、鸡冠花、牵牛花、凤仙花、郁金香、紫罗兰、康乃馨、仙人球、仙人掌等等,把个小山村装扮得美丽如画。 庚爷爷王忆庚还养了蜜蜂,天晴天蜜蜂嗡嗡地叫勤勤地飞生气盎然。庚爷爷王忆庚还养了鸽子,大白天鸽子在蓝天上翱翔风清日丽羽翼云层和平千里。 村里的佃农对王忆庚老人都很尊重,村里人也人人友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世外桃园里其乐融融。 王保义去了不久就从山下回来了,报告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老东家,山下没有发现什么,一切正常。”王保义家也曾是王家的佃农,他称王忆庚为老东家,虽然现在不存在主佃关系了,但王保义叫惯了还是叫老东家。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我好像听到有狼叫声,是不是有狼来伤人?” 王保义说:“我也听到了有号哭声,在那周边找了个遍,没有发现受伤的人。” 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说:“也许有狼来了把人吓跑了,狼也就走了。”庚爷爷王忆庚老人还深信他的听觉没有错。庚爷爷王忆庚是武功高强之人,精通十里辨声之术,现在虽然年纪大了点,但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