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想象不到的大英帝国日常_第五章 人啊你当自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人啊你当自助 (第2/2页)

为你的付出能改变什么。可是世界不是这样子。如果你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真的有了个好结果,我只能说你是个幸运儿。”

    “路北北。”夏冬青说,“你经历过什么,让你这么偏激?”

    “你不才是对这种事体会最深的吗?”路北北反问,“你那么努力读书,保研时不还是被黑下去了?”

    “但我没放弃。”夏冬青说,“我现在已经站在英国的土地上,读着比原来好一万倍的大学,这就是我努力得来的。”

    “你做得到,我做不到。”路北北说,“我已经放弃了。你就饶了我吧。”

    那天她说完这句话,就甩开夏冬青回了屋。313的屋门砰地一声关上,厨房门口的夏冬青和里面坐着的沈畅就都不见了。世界终于又安静下来。

    她读的是中国学生常年用来镀金的商科,原本就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而来。虚度生命?似乎我以前努力过的日子就不是虚度一样。

    所以,何必再去努力呢。

    ---

    走进车站,路北北摘下雨衣帽子。宽敞的车站大厅这会儿空荡荡的。商店橱窗灯火通明琳琅满目,但没有顾客,咖啡厅里也冷冷清清,偶尔有一两个旅客在最角落的桌子里歇脚。被围栏小心圈起来不知是谁的人像雕塑站在大厅正中央,扬着手,望着车站穹顶那一片天窗。晴天的日子里会有阳光从那里洒下,但今日,弧形穹顶上唯剩雨声。

    她绕过那座雕塑,顺便和他打了个招呼,雕像仍旧抬着头,不作回应。

    而车站另一端出口就在不远处,两旁有成排的巨大柱子撑起整个车站穹顶。平时路过那里,路北北永远能听到钢琴声——柱子旁有几架公用钢琴。

    因为欧洲人喜欢在公共场所放公用钢琴。会有不会弹琴的人随便敲敲琴键玩,会有学音乐的年轻男孩子坐下来向女朋友炫耀一下,会有无家可归但热爱音乐的流浪汉自得其乐,也永远会有行人旅客停下来驻足围观。或叫好,或鼓掌,或跟着唱起来。几架琴,一群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曲旋律,一阵掌声,一切仿若欧洲闲适生活的缩影。

    路北北从未曾碰过这琴,甚至从未驻足,她每次路过这里都会低下头,加快脚步,而今天也一样。两旁的柱子慢慢向后退去,洒下的影子和车站的微弱灯光交织,而雨声仍旧大得吵人。路北北低着头,看着地面暗下去又亮起来,又暗下去,突然觉得少了点什么。

    她抬起头,向钢琴那边望了一眼,一片空荡荡。没有人,所以没有琴声,也许是因为雨天的缘故。

    就是那么一瞬间,她走慢了,望着那几架空荡荡的钢琴。两架木色,一架彩漆,一架红棕。无人使他们歌唱,他们就听雨声。

    我现在过得挺好。

    路北北望着钢琴对自己说,而钢琴也依旧缄默。

    她再次加快了脚步。车站出口外,雨水已经打得地上起了雾,路北北把雨衣帽子重新戴好,快步走进雨中。街后那座灰色小楼就在不远处。那就是她所在学院的教学楼,有位素昧平生的新导师正在那里等着她。

    新导师,那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进了灰色小楼,径直上了五层,因为天赋异禀的英国人把一楼叫地面层而二楼才叫一楼。找到五层角落的422办公室,路北北脱了雨衣扔在门口地面上,对着楼道窗户整理整理头发,稍微喘了口气。办公室的门这会儿虚掩着,安静无声,时针指向正两点。

    正好。路北北小心翼翼地敲响了房门,里面便传来一声请进。那是字正腔圆的英文,一听就知道是老外。

    路北北稍微有点失望,但她毕竟是来英国上学,到处都是中国老师反而不正常。抱起书包,路北北小心推开门,带着中国学生特有的尊师重道的谦卑走了进去。

    而头顶响起一句英文。“中国人?”

    路北北抬起头,一个中年外国人站在书桌旁,金丝眼镜,西装革履,领结棱角分明,头发梳得锃亮。这一身行头气势十足,北北一时发愣,呆呆地答了句是。

    老师便伸过手来。“西蒙·戴维森。”他说。

    路北北赶紧握住,感觉这握手挺有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