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时代_第99章、荷兰的范斯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荷兰的范斯腾 (第1/2页)

    一个月之后,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

    三艘战舰联袂闯入了长崎港。

    这一次,依旧冲在最前列的法厄同号没有再像天津港那次那样大意,拉马克上校没敢停船开炮,而是,用侧舷对准了出岛码头,在保持6节航速情况下,在运动中一边走位,一边发炮。

    第一通侧舷齐射完成之后,法厄同号开走,猎犬号跟了上来,跟着发动猎犬号的齐射。

    最后轮到白雪号。

    三艘战舰兜着圈子,在出岛码头的外面绕来绕去,慢条斯理地炮轰出岛。

    是炮轰出岛,并不是炮轰长崎。

    长崎海港之内,有一个小小的沙洲。就好像崇明岛那样的一个离岛。只不过,名叫出岛的这个沙洲比崇明岛小得太多太多了。离岸的距离也不远,几条小小的木拱桥,把出岛跟长崎码头连在了一起。

    日本人的性格是很奇葩的,对中国文化又爱又很。

    按照汉语,这样的离岸沙洲,就叫“离岛”。意思就是字面那个意思,离岸有一段距离的岛,离岛。

    日本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吸收力是很强大的,立即学会了这个说法。偏偏他们又很倔强,很喜欢掩耳盗铃。似乎是日本人民很介意会侵犯了“离岛”二字的中华版权,所以日本人刻意把它改成了“出岛”。

    有个成语叫做,出离愤怒,出离出离,出去就是离开。

    出岛就是离岛的同义词。

    当然,中国人会觉得离岛听起来很顺耳,出岛总感觉有点怪怪的。日本人却引以为豪。像“出岛”这么机智的改名法,充分彰显了大和民族赖以自负的智慧力创造力。既抄袭了,又原创了,多么完美啊!

    现在圣赛文舰队炮击的就是这样一个“出岛”。

    这个岛上没有日本人,全是荷兰人的建筑物。

    日本对荷兰的海关,就是联结出岛和长崎的那几座小桥。

    所以,炮击出岛其实不能被认定为炮击长崎。

    就好像美国空军轰炸南联盟的中国大使馆,不是攻击南联盟,而是攻击中国。就好像中国青年在事后激于义愤,怒砸了美国大使馆的玻璃,不是攻击中国领土,而是袭击美国的治外法权。

    将炮击目标锁定为荷兰人的出岛,应该不至于激怒驻守长崎的萨摩武士吧?

    理论上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不过,沈七很担心日本人在这个年月懂不懂得起“治外法权”这么复杂的国际关系定义。

    在策划这次炮击行动的七船长会议上,沈七征求了岛津爱知的意见。

    爱知少爷也不晓得怎么想的,断然说道,“轰!没问题!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全都包在爱知的身上,我会摆平长崎的日本人。”

    好吧!既然本地人都这么说了,七爷再没有什么要担心的了!

    港口向海中伸出来两道栈桥,一条笔直,一条在半途拐了个九十度的弯。十多条船顺着栈桥停泊着。

    赛文舰队的三艘战舰,炮击的对象是离岛上的建筑物,刻意放过了停泊的船只。

    这些船只静静地停在那里,没有任何一条做出任何逃跑的企图动作。

    事先是派福岛他们回来侦查过的。

    之所以要等上这么一个月才来,因为现在是鱼汛开始的季节,日本和中国的渔夫和渔船,都已经开往北海道以东的渔场,短时间不会回来。

    留在码头上的船,全是荷兰船,岸上房子里住的,也多是荷兰人,住在船上的,反而有许多奴隶,黑皮肤黄皮肤甚至白皮肤的,全都有。

    岸上的建筑里其实也有少量来自于中日琉球三国的女仆和杂役,没办法,战争是残酷的,谁也不可能顾全那么多的细节。

    出岛的荷兰人完全没有还手的想法。

    也没有想到逃跑。

    范斯腾少校不用望远镜也能看清三艘敌舰上正在频繁交换的旗语信号。

    范斯腾少校不幸中了赛文先生的计策。

    此刻,法厄同号上打出的旗语是,“Help!Help!我舰遭到海盗挟持,急需得到人道主义救援!看在耶稣基督的份上,请伸出您的手来,拉基督徒兄弟一把!”

    猎犬号打出的信号却是,“二号舰发生哗变!三号舰请求旗舰指示!重复一遍!二号舰发生哗变!三号舰请求旗舰指示!”

    旗舰,也就是三条战舰之中看上去最袖珍的白雪号,不断地发出队形变换的旗语指示,一会儿下令全体保持纵队队形,一会儿下令全体撤离火线,一会儿又下令开火,持续开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