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32章南京旅行(下篇) (第2/2页)
宋”四个醒目的鎏金大字,为清康熙帝御笔。据说康熙曾五次拜谒明孝陵,这四个字是他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第三次谒陵时所题,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并下旨命江苏巡抚宋荤、江宁织造郎中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会同修理,立石制碑,以垂永久。碑的两侧,还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所题诗碑和刻载康熙谒陵纪事的卧碑。过碑亭为享殿,享殿里供奉有一幅朱元璋的画像,脸狭、颊长、额凸、颏翘、大耳、隆鼻,可谓五官不正,相貌丑陋,很难想象这竟然是泱泱中华一国之君的“龙颜”。据说北京故宫南薰殿收藏有13幅朱元璋的画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相貌端方,慈眉善目,仪表堂堂。有人说,朱元璋出身微贱,相貌自然不雅,那些五官端正的画像是经过宫廷画师美化修饰后的标准像。明陆荣《菽园杂记》曾记曰:“明太祖朱元璋尝集画工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但也有人说,相貌奇异者是明朝御用文人泡制的一张帝王奇相,目的是为了宣传朱元璋是天龙下凡的真命天子。孰是孰非,不一而是。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的真实面目,至今仍是个谜。 从享殿前行,经过升仙桥,即为方城。方城是座高约20米的方形城池,以大条石砌成,正中拱门内有一条台阶甬道,拾级而上,北面条石壁上刻有“此山乃明太祖之墓”,这就是宝顶,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陵墓。宝顶呈圆形,直径约400米,林木苍郁。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曾采用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宝顶东西两侧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建有一座宫殿式建筑——明楼。站在明楼前城墙眺望,整个明孝陵尽收眼底,山环水绕,树木葱茏,红墙黄瓦,跌宕起伏,的确气象非凡,不愧为虎踞龙蟠的风水宝地。据说,明皇室为了修这座陵墓,曾先后征调军民十万,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建成时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亭殿恢弘,楼阁巍峨,钟声鹿鸣,气派显赫。明孝陵对明清两代五百多年帝王陵寝的建筑格局、形制、规模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后来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尤其是被清咸丰年间(公元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火焚毁,明孝陵地表木结构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如今我们看到的明孝陵,大多是后人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法修复和重建的。在明孝陵东约100米处,有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墓遗址,称明东陵,仅存陵垣、陵门、享殿台基、台阶、御道、月台及宝顶等建筑遗存,断墙颓桓,芳草萋萋,令人无限感慨。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王矿山边游览明孝陵,边和书上所说一一对照,这样就拉长了游览的时间。期间还和小伙伴们走失过一次,不过在一个角落处,他隐约听到有人说要夜探明孝陵,找什么东西。听人秘密的下场通常不是好事,所以王矿山将此事记在心中,找到小伙伴们继续游览和照相。 王矿山从明孝陵回来,想着在明孝陵听到的那些话。“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说要夜探明孝陵呢?”想来想去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决定他也要在晚上夜探明孝陵。为了这个,他联系了雷萨,让他晚上准备出动。 晚上吃过晚饭后,王矿山找了个借口就不和小伙伴们为在南京最后一天而聚餐了。出了招待所的门,找了一个见不到人的开阔地,完成了雷萨和自己的变身。 晚上南京城的夜景还是不错的。王矿山一边给雷萨指着路,一边欣赏着下面的霓虹灯夜景。当然晚上风大,王矿山也记得把带着张开,正好挡着今夜在空中向着他吹的风了。 夜晚的明孝陵在月光下显得是那么的静谧,少了白天的熙攘,多了帝王陵寝应该具备的肃穆。 王矿山和雷萨在这里巡视了一圈后就看到下面站着七个穿着夜行衣的人。 “你邀我们来不是在这里看月景吧?”一个黑衣人说。 “当然不是,明孝陵中有一个被邪恶沾染的器物被那位帝君带进了陵中供奉,本是希望国运昌隆,但恶灵作祟,势必影像国运,你我今夜就将那东西取出毁掉。”一个黑衣人说完其他人都表示赞同。但夜空中却出现了一个声音。 “说的好听,这事你可以上报国家吗!为什么要自己来?难道你就没有私欲吗?”王矿山站在雷萨背上在空中隐身下说了这番话。 “装神弄鬼。看你是何方鬼怪。”其中一人手一扬,一道符就飞了出来,但这符不燃不动就停在那里。 “你是谁,敢露个面吗?”那人收起了符说。 “关闭隐身。”王矿山吩咐后,在空中出现了一个闪着绿光的“飞龙”和“龙骑士”绿面。 “阁下报个名吧!”一个给黑衣人说。 “不报,你能咬我啊!”绿面人说话嗡声嗡气的。 “阁下一个人难道想和我们对抗吗?”一个黑衣人说。 “不行吗!”绿面人话里带着调侃的意思。 “阁下难道能刀枪不入吗?”一个黑衣人说完就和几个人掏出了手枪。 “你们怎么会带枪?”最早说有恶灵的那个黑衣人说,但没人理它。 “锦衣卫在此,何人赶在帝陵喧闹。”话音一落,三个穿着衣服带着金色面具的人出现。 “锦衣卫,这里没你们的事儿,再说你就三个人,能奈何我们吗?”一人很嚣张的说。 “谁说我们就三个人?”一个锦衣卫很无奈的说完,在这里左右亮起了灯光,好像是模型机打出来的灯光,在每个模型机下都整齐的站着五名锦衣卫。 那五个黑衣人可是老油条了,看这架势不对,就说了几句硬气话,然后撤离明孝陵,消失在夜幕中。 “萧大哥,你在看什么呢?”一名锦衣卫问身边看着天,身上穿着麒麟服的锦衣卫。 “明天一早你就拿这个去接几个小朋友到公司,重点是带着我名片的那个人,明白我的意思吗?”穿着麒麟服的锦衣卫说。 “明白。”答话之人的衣服上是一只斑斓猛虎。 当一切喧嚣,一切本不应该打扰这里的人都离去后,虫鸣声才再次的响起。 某地暗处,一个声音响起:“白先生,这次行动失败,下次保证成功。” 践行:知行合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