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纷乱 (第2/2页)
,税赋、军政自治…… 夏历1180年春天,齐焕之在原帝都汴京称帝,特下旨恩封一位来自民间的医女方峥为元峥皇后,大新朝就此拉开序幕。 齐焕之原本出身士族,却一改之前士族做派,甚至态度强硬地开始削弱氏族……重新在全国推崇佛教和道教,宣扬君权神授,禁止婆罗教……撤中书省,设内阁,撤郡守,设布政司、按察司、兵马司……将矿业、煤业、铜业、铁业、盐业等以拍卖的方式进行特许经营…… 夏历1193年秋天,大新皇朝的厚德馆在皇帝的亲自督促下出版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冬天,朝庭开始改士族举荐制为科举选士制,《四书》成了举业必读之物,仅仅年过二十的元峥皇后写的《四书注解》也随之而诞生。 三年后,元峥皇后又写了一本《说文解字》的书,得到了齐焕之的肯定,并在齐焕之的支持下开始在夏国推行简体字,开办官学。与此同时,各种私学也应运而生,最著名的就是由元峥皇后开办的元峥书院,广收男女学生…… 同年,齐焕之开放了江南郡、海南郡一带的海岸,在海南郡设立了直属朝庭管辖的海事司,在淞江的明岛建立了夏国最大的船坞和码头,建造大型海船,开始了夏国远洋贸易的历史……大力支持民间贸易,鼓励经商,齐焕之亲任制造司少卿,在他的带领下,制造司研究出了玻璃、水银镜子、瓷器、织机、四轮马车等,大量的玻璃器皿、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开始随着庞大的海船出国……
十六年的努力,夏国的历史达到了鼎盛,出现了“四夷来朝”的景象。 夏历1196年,齐焕之选中营建郡石头城建立新的帝都,京都的名字叫“金陵”,强迫所有氏族举族搬迁至营建郡附近居住……这个时候的齐焕之,已有四十五岁了,他的身边有众多妃嫔,却只有原安宁皇太后的义妹、大新王朝的皇贵妃沈氏所出十六岁的嘉柔公主…… 夏历1204年,大新王朝的帝都搬迁到了金陵,皇帝住进了金壁辉煌的紫禁城里,宫里有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就在大新皇朝上下都沉浸在新帝都搬迁的喜悦气氛之中时,齐焕之突然病薨,元峥皇后和嘉柔公主开始了夺权之争……经历“南经哗变”后,嘉柔公主被远嫁蒙族,元峥皇后自尽于宫中……一时间,大新王朝云涌风起,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被齐焕之打击的抬不起头来的各地士族趁机纷纷起兵,全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群雄遂鹿的战乱时代。 夏历1234年,也就是大新四十八年,柔嘉公主在大蒙古兀鲁斯也应可汗帮助下占据了夏国北边的甘北三郡。 经过一百八十多年纷战,夏国一分为七。嘉柔公主的后人占据甘北三郡,自称嘉柔氏;前朝许氏后人依旧蜗居在凤邑,自成一派;庶族出身李纲的后人占据着条件恶劣的连云郡、关内郡、关东郡三郡,那也是他们的祖藉和源地;士族沈氏占领产金矿的陇东郡、北江郡、山南郡、江中郡、平川郡五郡;氏族宋氏淞江以北最富庶的河南郡、平河郡两郡;南河郡士族谢氏占据江南郡、福东郡、福西郡等三郡;前朝皇族后人齐氏占淞江以南的陇右郡、淞平郡、江南郡、平原郡、南河郡、岭南郡、南海郡七郡,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夏历1432年夏,蒙人联合金人入侵,嘉柔氏举族弃城逃往南方。在齐氏族长嫡长子齐复归的游说下,六股势力终于拧成一团共抗外敌。 夏历1441年春,金人撤兵,蒙人战败,夏国终于迎来了统一。嘉柔氏、李氏、宋氏、沈氏、谢氏在齐氏的组织下于金陵召开了六盟会议,齐氏承认其他六家的管辖权,封六家家主为国公,六家需尊齐氏为帝,每年上缴钱帛若干,亲卫不得过三千……许氏选择放弃所有利益,隐退江湖,齐氏家主恩封凤台永为许氏封地,维持原本体制;柔嘉氏、宋氏、谢氏和李氏先后在协议书上签字;沈氏家主自持威望最高,径直弃约,在汴京率先称帝,被夺封地,贬为庶民…… 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六族议协”。 夏历1448年夏,齐氏家主齐复归在金陵称帝,恢复年号大新。李家家主被封为燕国公,谢家家主被封为卫国公,宋家家主被封为晋国公,柔嘉氏家主被封为应国公,大新王朝在历史的舞台又一次正式拉开了帷幕…… 合上最后一本书,许蔓心里千思万转,却百思不得其解。 这风云变幻的时空中,究竟谁是那个改变历史的穿越者…… 想着想着,许蔓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