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英雄本色_第三十八章 审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审查 (第3/3页)

危害远比已经暴露的小顾更大。”

    梁琨没想到姚真这么不客气,一点都不给他面子,快言快语就驳回了他的意见。

    他好脾气的笑笑,耐心向屋里的人解释:“电台班的小张、小周这些孩子都是我带出根据地的,对这些孩子的为人脾性,我是了解的。她们进边区的时候,已经经过了政治审查和甄别,身份是没有问题的。事发时,小周的反应大家也都知道了,更没有任何问题。”

    抬手制止了姚真想要反驳的话。梁琨继续说:“我知道,大家现在最大的疑惑就是她怎么脱险、逃离和快速返回根据地的。小周同志自己也没有隐瞒,说是一位抗日义士仗义襄助的,我认为,也是可信的。”

    姚真冷笑:“哦,你认为?你的根据是什么?”

    张卓立即不客气地反击他:“请你对老同志保持必要的尊重。不要随意打断他的发言。”

    梁琨不理他们两人的斗嘴,继续不急不缓地分析:“其一,这位义士说是报恩,我了解了一下我们部队最近的动态。确实前一阶段三营在外出的时候与日军遭遇过,并解救了一支过路的商队。只不过双方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这个信息很重要,外人不会知道的。当然,也不排除日军利用这一点;第二,小周说这位救她的义士透露,日军策反小顾后,就积极策划进攻咱们根据地,妄图一举消灭咱们。这个根据第三情报站的消息和日军这两天的动态,情报应该是可靠的。为此我们也在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大家放心,不论日军如何气势汹汹,咱们根据地都不会让他占到任何便宜的。这个情报按说是日军如此大费周章最核心的情报了。绥西地区抗日力量如此多,日军到底要对付谁这个很难确定,现在既然小周带来情报说是要对付咱们,许多事就好办了。也避免咱们到时候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梁琨看了看姚真。姚真沉默了一下,没有反驳。

    梁琨笑笑继续说:“搞情报战嘛,咱们刚刚开张。在绥西地区不管和谁比都力量单薄,吃亏上当出现叛徒在所难免。但咱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不排除其他抗日力量情报比咱们及时准确,也不因为吃了亏就丧失信心。这其中,吸取教训,加强力量,培养人才很重要。小周这样有敌后工作经验,又懂情报技术的人,对咱们来说很稀缺,是需要重点保护的。”

    看姚真又想出言反驳,梁琨及时转变了口风。“当然了,小周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跑回根据地,咱们也不能无原则的信任她。这样,无论如何暂时她是不能回到电台班工作了,就让她先到司令部炊事班帮厨吧。这样,我们既能看着她,也是对革命队伍、对小周本人最负责的做法。你说是吧老李?”

    说完梁琨返身看着李井泉。眼角极为隐晦地向张卓使了个眼色,制止了她的继续争辩。

    到了这一步,李井泉总算明白了梁琨的打算。这是让自己最后来压制不同声音,扫尾收场的呀。他咳嗽一声,“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见了。就先这么办吧。小张,这个决定就由你去给小周传达吧。多做做她的思想工作,我想,她是能理解组织决定的。”

    “嗯,还有其他细节上的事,你们商量好了。我要去安排一下部队的事,小周带来的这个情报很重要,不管如何咱们要做好万一的准备,大家都去围绕这个中心工作抓紧去忙吧。”

    梁琨赶紧站起身说:“对,对。是这个样子的。我也得抓紧去安排一下,可不能让我的那些宝贝疙瘩炮出意外。”

    他两个带头的一走,表示这个会结束了。姚真还想再说什么,已经没有机会了。

    张卓用鼻子哼了一下他,也重重地摔门走了。

    审查室里,周楠独自一人抱膝坐在地上。

    对返回根据地后,接收忠诚甄别和政治审查周楠还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自己的归来确实比较无厘头。

    但自从进了审查室后,周楠感觉事情好像脱离了自己的预期。审查的人员是来自边区敌特科的人员,以往自己熟悉的人一个都不见。

    敌特科的审查人员对自己说话好像直接在审查叛徒,态度极为恶劣。这让周楠感到了恐惧:“自己,不会最终死在自己人手里吧?”

    “不过,自己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就算死在自己人手里,也远比死在敌人手里好。再怎么说,这里有自己熟悉的同志。在这个世间,也没有自己什么好牵挂的。家人已经被日军的炮火炸死了。要说还有牵挂的,竟然是那个占了自己清白身子的男子。只可惜,他送给自己的手枪被收缴走了。自己和他分别的时候怎么会走的那么决然,竟然没有想到送给他什么东西,就那么自然的接收了他的馈赠,好像是应该的一样。唉,自己连清白的身子都让他得了去,还有什么好给他的?”

    正在胡思乱想见,审查室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周楠抬眼一看,竟然是张卓走了进来。顿时,泪水模糊了她的眼。

    看到周楠哭得梨花带雨,张卓心痛地一把抱住她,“妹子,你受苦了。jiejie来接你出去。”

    几天后,周楠跟随司令部的炊事班转移了。日军,如期而至了。

    这一次,由于根据地早有准备,日军没有得手,在大肆破坏了一番后,气急败坏地走了。

    对自己到炊事班,周楠没有意见,很理解的接收了这样安排。对自己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最起码,自己终于被同志们接受了。

    自己,不再是独自一人了。

    经历过独自躲在暗仓中的恐慌和身边人全部遇难的悲哀,周楠此生宁死也不愿孤立一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