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相助条件 (第1/4页)
一间山神庙独矗山间,周围密林山涧,鸟鸣啁啁。 山风飒飒,不断从山神庙漏开的庙顶和破裂的门窗处吹进来,吹拂着庙里地面上的尘土。 看得出来,这座山神庙当年的香火还是很鼎盛的,庙初建的规模不小,院墙里各类器具齐全,青石铺地。只是由于近年来国内战事连绵,民众被极端的剥削,大家都没有什么余钱来求神拜佛了,这里才渐渐荒僻起来,少有人问津。 提着两大坛子醋,捏着一包蔬菜干粮,背着梅景萍,梁三儿忍着呛人的土腥味走进庙里。 梅景萍还是一副精神遣倦、病仄仄的样子。 赵若夫是个狠人,以一副不捉拿元凶誓不回头的精神,派遣手下和城里的保安力量,并协调了一部分伪军兵力大举出动搜查刺客。搜查范围也扩大到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按照赵若夫的估计,这次梅景萍受了极重的内伤,必须在短时间内接受治疗,否则必定会一命呜呼。 只要帮她的高手有意救她,必然不会跑远。而是要寻找一处地方躲藏起来为梅景萍疗伤。这就是抓获刺客的最好良机。 与梅家的仇恨到底有多深赵若夫心知肚明,原以为经过暴风骤雨般的打击,梅家肯定已经被连根拔起了,仅有的几个漏网之鱼不过是些孤儿寡母,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轻视之下,赵若夫放松了对梅家的追杀,没想到,一时的大意结下恶果。梅家的报复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突如其来,虽然打击力度不值一提,但表明梅家并没有自己原来想象的那样虚弱无力,而是有一定反扑能量的。最关键的是,这次梅家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一位高手助阵,这才是赵若夫最不安的地方。 他本人混迹江湖多年,自然知道江湖上能人异士如过江之鲫,梅家又是家传的武学,肯定有一些流传下来的世交好友为他们打抱不平。这次赵若夫偷袭不成反而吃了大亏,万幸当时对方一心要救走梅景萍,这才放过自己。要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和时间,自己肯定难逃一劫。 这也是赵若夫近年来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震惊之下,赵若夫后怕不已。这次是祖上保佑,自己和家人才躲过一劫,下次可不一定有这样的运气了。况且,自古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一旦对方死盯着自己不放,自己就算不死也得掉层皮。 想通这一层厉害,赵若夫更加不敢大意,严令此次务必要搜捕到刺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如何要有个结果。 重压之下,各支参与搜捕的部队如蝗虫般放开手脚肆无忌惮地开展大搜捕活动。县城内外和方圆数十里范围内遭了大殃,倒了大霉,被这帮兵痞恶霸祸害得不成样子。 不过赵若夫雷厉风行的报复对上别人或许有用,但遇到梁三儿就有些浪费感情了。 梁三儿自己就不是什么好鸟,自然知道坏人遇到报复后会是什么反应。 所以他出城后先在城东找了间杂货铺,把这间铺子里的米醋全部连根儿端了,然后把这家售卖和自己吃的菜蔬米粮全部顺走。临走时,梅景萍坚持百姓生活不易,非要梁三儿留下钱银才行。 梁三儿是什么性子?那就是白七爷的小号翻版,从来只有进的,根本没有出的。 所以说什么都不愿意。 两人意见相左,相持不下。没奈何,梅景萍只好给梁三儿写下人生中的第一张欠条,说好由梁三儿先垫付,事后梅景萍以三倍的价格偿还梁三儿。 这种买卖是梁三儿和温大成最爱干的事儿,他立马就同意了。并且借机又顺走这家的笔墨纸砚,用来让梅景萍写欠条。 走的时候梁三儿在梅景萍一瞬不瞬的目光注视下,忍着rou疼从偷来的一个金蟾蜍上剪下半截舌头,作为这些物资的赎金。 然后,梁三儿背着梅景萍从城东绕到城南,这才大步流星地向山里奔去。经过一天半夜的奔波,眼见梅景萍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梁三儿这才找到这间山神庙,准备为梅景萍疗伤。 屋外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随手劈了些院子里疯长的竹苗,扎成一个扫把,把庙里上上下下打扫个干净。然后在厚实的供桌上铺上床单,把梅景萍安置在上面。 梅景萍挣扎着坐了起来,小声咳嗽着说:“我歇不住,下来帮你干点活儿吧。就是身上没什么劲儿,不碍事的。” 梁三儿张嘴就凶她:“你个白痴瞎嘚瑟什么?你知不知道你中了那个姓赵的内劲儿?他的功力非常阴寒,已经伤到了你的胸腔,抓紧治都来不及呢,还敢乱动?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好好歇着您吧,瞅你路上粗手笨脚的样子,平日里肯定饭来张嘴、衣来伸手惯了,干什么都不会。你帮忙还不如我来呢。” 梅景萍好心被梁三儿噎了个半死,张嘴指着梁三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终于气的背过身躺下,再也不理梁三儿了。 梁三儿是和女人斗嘴赢惯了的好汉,才不理小女人的小心眼呢。 他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尤其不怕女人。 除了他大嫂。 四处找了找,在原来的庙祝屋子里找到了一大一小两口锅,以及烧水用的炉子和水壶。看来原来的庙祝是在失去生活来源后才无奈下山讨生活去的,心里期冀还是要回来的。只不过下山后卷入滚滚红尘,身不由己之下彻底失去了返回这里的机会。 用竹叶和苇草封闭上屋顶的漏洞,把锅、炉子和水壶统统搬到屋子里,梁三儿又在旁边的山涧中打来水,生起火,用烧开的热水清洗过锅和水壶后,这才倒掉水正式开始做饭。 先在炉子上架上小锅,快手快脚地炒了三盘餐,荤素搭配,色泽诱人。然后闷上米饭。 在屋子神像的后面,梁三儿又架起一堆柴火,在火上架上大锅,把两坛米醋加水满满倒了一锅加热煮沸。 小锅快,大锅慢。等大锅的醋水刚刚开始有点热气的时候,小锅的米饭已经闷好了。 梅景萍虽然背对着梁三儿斜躺着,但一路只来得及啃了点干粮的胃里早已经空空如也,这会儿闻着饭菜的香味,肚里已经不受控制地“咕咕”叫了起来。在夜间寂静的庙里显得格外清晰,顿时把梅景萍自个儿羞红了脸。 把菜拨在米饭里,梁三儿把锅子端在梅景萍耳边,然后很小人地说:“大小姐,起来吃饭呗。不过说好了,这顿饭是算钱的,你要是觉得梅家快破产了,将来还不了账、现在吃不起这顿饭,那不吃也行啊。” 梅景萍顿时气得翻身而起,“胡说。我们梅家几百年的基业,从来都是我家给别人施舍,从来不受别人施舍的。漫说一顿饭,就是千顿饭、万顿饭,我也是吃得起的。” 梁三儿一副阴险的嘴脸:“哦?是这样吗?我以为你是穷才吃不起的。要是你家有钱,你吃口饭让我看看。” 梅景萍气呼呼道:“吃就吃,有什么了不起。” 说着话,她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梅景萍虽然身材纤细,但是练武出身,能量需求大,饭量还是很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