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八方风雨会京师(十一) (第2/2页)
在,我们作为穿越者也不是孤军奋战,其实我们除了朱由校和楚大公知为首的朝廷外,还有一个隐藏的盟友。”李笑梅道。 “是广大人民群众吗?发动群众就是土鳖的看家法宝,我们跟金灵儿教主学习,每人发一本《毛选》,在明末位面闹革命,来个真正的‘赤色黎明’。”陈修兴奋的说道。 “错,底层的民众我们暂时无法发动的。这不是20世纪前五十年,有日本鬼子和反动派用枪炮来进行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有不革命就没活路的认识。当然,在这个位面要发动群众,也不是不行,但就算最乐观的估计,我们也要花上十几年时间在明末位面培养一代人,但我们等不了这么久。”常弓摇头道。 “别忘了,在这个位面,这个时间点,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也是相对于封建地主阶级而言,较为先进的一个阶层,这就是我们穿越者的盟友。”李笑梅道。 “东林党?”陈修脱口而出道。 “不是那些正人君子。在这个位面,可不只是东林党所代表的南方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事实上,和东林党那些人高调作大死不一样,我们将要选择合作的对象,更倾向于闷声发大财。如果不是书呆子提醒菊座,我们都忘了有这些人,因为最近他们太没有存在感了。”常弓道。 “老大,你说的他们是谁啊?”何敬问道。 “诸位,我一直很奇怪,左冷禅在五省里这么折腾,为什么没有死。所有不合理的现象,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真相往往让你们无法接受:其实左冷禅并不是一个无所畏惧的革命家,而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为了平息流寇之乱,他和某些人达成一笔交易。”李笑梅神秘的说道。 “翻阅这一年的奏章,我们发现,和晋商有关系的官员极少有参与对左冷禅的弹劾。还有各地锦衣卫在‘平寇’时候收集的资料后,我们又发现,晋商在这次‘平寇”里要钱给钱,要粮出粮,非常配合朝廷大军的行动,几乎没有受到冲击。而相对的,五省的许多晋商的竞争对手,下场都非常惨,几乎是家破人亡。”常弓也神秘的说道。 “这晋商里,有能人哪。”李笑梅感慨道。 在中国历史上,晋商的名声一直不好。 明朝建立之初,为防止蒙古残余势力的sao扰,朱元璋在长城一带设立九个军镇,每个军镇自备粮仓,其中有两个军镇就设在山西。初期的时候,对蒙古贸易是完全禁止的,即使所谓的贸易商队也基本是锦衣卫的探子,刺探蒙古情报的,而蒙古人因为缺乏食盐,茶砖,铁锅等生活物质,知道这些锦衣卫商队的底细也得忍。 但是后来因为卫所人口增加,前线屯田制度的瓦解,最重要的是明朝小政府小财政这奇葩政策,为保证军粮供应,政府鼓励私人将粮食运到军镇粮仓,并在收到粮食后向商人发放贩运食盐的“盐引”(销售食盐的额度凭证)这两项制度表面上是省钱了,实际上呢,盐税大量流失,而这些运粮商人为了谋取超额利润,自然盯上了因为生产方式不同,很多物品有巨额差价的蒙古市场,使得行之有效的朝廷封锁变成了一个大笑话,而更大的危害则是九边军队的粮食生命线落入了晋商手里,反而绑架了大明朝廷。
后来为了减少行政成本,政府将“盐引”直接改为白银,不少晋商开始从事屯田贩粮,以换取白银,然后白银放贷,用高利贷资本和囤积粮食很快就聚敛了巨额土地。 而有了巨额财富的晋商通过联姻,收买等方式,窃取了大量明朝边军的官位,很多官军实际上早就成了晋商的私家卫队,早就不听国家指挥了。 晋商的规模日渐扩大,需要更大的市场。大批晋商在人参,毛皮,珍珠的诱惑下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东北的后金便是他们的最好选择。明末的时候晋商把很多战略物资卖给建奴。这些战略物资实际上是被明朝禁止的,武装起来的满清八旗多次入关掠夺金银,又来购买药材兵器等等,如此循环往复,明朝被这些蛀虫搞得越来越弱。 这就是晋商明末卖国的由来,其实人家早在明朝中期就在卖了。但皇帝对晋商的所作所为是否一无所知呢? 自然不是的,但是如果象一些YY小说一样直接打压晋商,那么晋商在朝廷里收买的大量文官这一关皇帝就很难过去,何况就算过了这一关,被晋商渗透的千疮百孔的九边军队可能立刻哗变,甚至引清军入关,那大明朝未必挺得到1644年了…… 事实上,就是明末的民族英雄卢象升屯田练兵也是要依赖晋商的,晋商的实际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基本上,在北方几个省里,明朝政府想做成什么事情,要绕过晋商是不可能的。 晋商通过左冷禅的“平寇”行动,竟然把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又滴水不漏,让人抓不到把柄。和代表南方富商的东林党相比,手段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卧槽!好狠的手段!这些汉jianian晋商这么牛!”陈修惊讶道。 “汉jianian?你是指给建奴运粮的事吧,其实不是每个晋商都卖国的,还有不少是支持大明朝廷,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这次土改能把他们拉到我们阵营来,我们能叫他们要多爱国就有多爱国。”常弓笑道。 “想和这些老西儿合作,我们首先要做三件事:一,告诉他们,朝廷有钱,有很多钱,现在朝阳门外都堆成山了。第二,现在朝廷掌握的武力,不是九边那些边军可以比拟的,皇家人民解放军必须马上平定辽东朝鲜和蒙古各部的外患,展示其强大的实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表明我们的决心,震慑所有敢于动小心思的人。——我们不怕乱,也不怕打破坛坛罐罐,大不了打碎了再重建,作为商人,要名声,要体面,要和气生财,怕乱的是他们。然后,我们就可以愉快的和他们谈判。”李笑梅道。 “商人无利不起早,我们能给晋商什么?”何敬问道。 “我们能给他们建立起制造现代工业品的工厂,连接大明主要城市一直到出海口和横跨丝路的铁路,渤海的数个海港,朝廷优惠的政策和近乎无限的发展空间。没有任何商人可以拒绝。”常弓笑道。 “如果穿越者支持的朝廷能给晋商这些,他们怎么可能不爱国呢?”李笑梅笑道。 “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我还是说一句,战争年代不论,和平年代,要让爱国有利可图,让卖国走投无路,这样才有意义。明白吗?” 常弓严肃的说道,其他人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也都无奈的点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