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火与剑(九) (第3/3页)
实黑。
而所谓的happy-end,也是有的,就是当汉jianian。而且是唯一能幸福生活的途径,这倒是和这个位面明末后金的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游戏作者是不是想告诉我们,爱国是肯定完蛋的,所以要想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sao年啊,当汉jianian吧。 地下工作者的下场都不好,有很多例子。 可是难道没有一个下场是好的?连一个都没有吗? 不是,很多地下工作者的晚年也有好的,但因为不悲惨,所以才不被关注。毕竟在某些人眼里,你爱国却不悲催凭什么要关注你的?爱国的英雄能幸福的生活是一件多么不合理的事情。 在某些人眼里,爱国就应该悲惨的去死,这才是合理的。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样才够震撼人心。 但是没完没了的虐心情节,没完没了的悲惨结局,最终会让人麻木。哪怕是为了疗伤,我们也会玩一下汉jianian路线,要是三观本来就没建立的,说不定脑子一抽疯,中二病发作,认为当汉jianian其实才是正途。这种情形是那个做游戏的人想要的吗? 爱国必须要牺牲,爱国必须要和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决裂,然后一步步走向黑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这个游戏作者的设计初衷。 如果该游戏的作者穿越到明末,肯定会和皇太极这个位面之子惺惺相惜,这和后金的宣传是多么的合拍啊。 这时候,尚可喜还是大明的忠勇将士。李笑梅当然不会脑子一热来杀未来的汉jianian,而是仔细的审视面前的未来平南王,看他有没有能力来当大明的平南王,因为满清的平南王这个尚可喜肯定是做不成了。 “毛帅让标下带兵来支援左督师攻盖州,未曾想左督师的大军如此骁勇,一日破城,当真是大明第一强军啊!” 尚可喜穿着全幅文山甲,和他的两个兄弟拍着生涩的马屁,眼睛不时的往皇家人民解放军的全副武装上面飘,既好奇又羡慕。 “从下令攻城开始,到结束,是半个时辰。”左冷禅微笑道。 尚可喜等三人闻言更是瞠目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左督师和李主薄的虎威,建奴不过是跳梁小丑。标下带兵赶来,却没能帮上什么忙,好生惭愧啊。”尚可喜比他的两个兄弟能说会道一些,一般都是他在对答。 “尚将军令尊可是叫尚学礼?”李笑梅又问道。 “正是,李主薄如何知道家父姓名?” 尚可喜心中一惊,吓出一身冷汗,声音都抖了起来,别是得罪了什么鸟文官吧。 “本官在京城时,陛下让本官安置辽东因战乱逃难而来的流民,多听他们说起过。令尊天生忠义,追随毛帅保家卫国,后战死楼子山,当真壮烈。本官将此事上报,皇上也是很是惋惜,亲口对本官说日后收复辽东,寻得学礼公的后人一定要重用,才不负学礼公一片赤心。” 李笑梅露出悲痛的表情。 当然了,这是忽悠的,朱由校不知道那个尚学礼是谁,但事后要是李笑梅提醒,他还是会配合的。不过尚可喜等人不知道,闻言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想老爹的忠义名声都上达天听了,还说要重用老爹的儿子,自己不表示点什么还算他的儿子吗? 清朝《尚谱·先王实绩》则记载:“王先世洪洞人”,“曾祖尚生迁来真定之衡水,祖继官下关东,因家海州”,“王字元吉,号震阳,万历十三年(1604)生,甫成童,善弓马”,“随父居辽西”,“明天启元年二月十五日,辽阳陷,兄弟散失,关外纷扰,父子相继投军”,“学礼投辽东巡抚王化贞部,后随毛文龙入东江。天启三年(1623)王投明水师,一年后寻父至皮岛。父学礼已任毛部游击”,毛文龙将王“拔置左右,日益倚重”,“父学礼战死楼子山,毛将学礼所部兵交王统带。此为王掌兵之始,时年21岁。” 这可是能作为忠良典型的人物,当然要大肆宣传。 于是尚可喜等三兄弟立刻嚎啕大哭,表示一定要继承老爹的遗志,杀奴报国。场面极其热烈,是一场非常成功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好多围观的将士都当场洒下男儿泪。 李笑梅给朱由校收服军心的建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为国家征战的将士,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在苦寒之地和大明最凶残的敌人厮杀,难道还不能证明他们的忠诚吗? 有时候,这些军人需要的只是一句肯定而已。 “好汉子!果然是忠义之士!学礼公有子如此,可以含笑九泉矣。”李笑梅也上前竖起大拇指。 李笑梅的身份特殊,他表现出的豪爽和赞赏,让尚可喜等人受宠若惊。 和他们平时看到的那些装逼文官嘴脸相比,左冷禅和这个李笑梅的态度可以算是非常好的了,在大明里也就孙承宗能做到这样。 “吴琴!” 左冷禅是个人精,知道李笑梅要为朝廷收买人心,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准备再加把火。 “到!” 那个吴琴刚立正,把胸挺直,对左冷禅和李笑梅敬礼。 “天寒地冻的,将辎重车队第307到445号里的备用军大衣拿出来,分给东江军的兄弟们。”左冷禅和颜悦色的说道。 尚可喜等尚家三兄弟和来参战的东江军士兵欢呼起来,皇帝的勉励和嘉奖到底还没到位,在寒冬里,这个衣服可是实打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