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_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与剑(三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与剑(三十八) (第2/2页)

非常精分,非常仇视土鳖,却很推崇土鳖建立的解放军。这个毛雄辉其实作为穿越者的素养是很高的,记忆力非常好。作为一个军迷,他竟然能把107种解放军的号谱记住,然后传给黄石。

    而黄石这个好学生,也把这些知识用在建设长生军上。军号是军人的语言,其最根本的作用是用于通信。

    早期,在便携式无线电台(特别是连排级分队电台)在军队普遍使用之前,军队中传达命令,进行联络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派遣通信兵口头传达或传递书面命令。

    另一种是使用特殊器材传达简单信息,其使用的通信器材主要包括军号、军鼓、指挥手旗。

    并专门编制了相应的号谱、鼓谱和旗语。

    特别是军号,由于其声音高亢嘹亮,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战场枪炮噪声掩盖,更广泛用于古今中外各国军队,从古罗马时代,各国军队中都编有专门的号手(解放军叫司号员)。

    军队不仅在冲锋时要吹冲锋号,行军、宿营、休息等都有专门号声,总之,军队简单的常规命令,都可以通过军号使用特定的号谱来传达。

    值得一提的是,长生军的号谱是没有撤退号的,是不是长生军作战只许前进,不许撤退?

    当然不是,这是承袭解放军的规矩,长生军撤出战斗必须有专人通知,或者战前有撤出时间的命令。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军号的号音你能听到,敌人也能听到。

    努尔哈赤对大明军队请报工作做得非常好,这些号谱迟早会被破译。

    如果敌人听到了上级让你撤退,会猛烈反扑,到时无法撤退。所以无论长生军在撤退前通常都是一个反冲击,敌人打退下去了再悄悄的撤,等敌人再冲上来,阵地上早没人了。不会在撤退前还敲锣打鼓的吹号。

    在平壤的守城战里,为了迷惑倭寇军队,他们没有使用这个标志性的军号。直到铁山城下,野战遇到了老对手,才吹响了冲锋号。

    因为建奴在黄石手下吃过好几次大亏,每一个带兵的后金将领都被努尔哈赤勒令学习辨认长生军的号谱。

    只不过这个冲锋号在长生军的意思不是冲锋,而是告诉所有敌人:我们来了。

    随着冲锋号而来的,是让人寒毛直竖的整齐脚步声。

    白茫茫的飞雪中,一排排手持长枪的黑色铁甲大明士兵开始在后金军视线中慢慢显现。

    严整的队列,战士冰冷的眼神,连呼吸都没有因为看见敌人而变得急促,这就是在辽东建奴最不愿遇到的长生军。

    “黄石!!!”

    莽古尔泰失声大叫。

    原本后金将领以为是倭人的诡计,而莽古尔泰也准备将计就计来反杀倭人,谁知当他来到这里,迎接他的却是严阵以待的长生军。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差点让莽古尔泰再大喊一声“中计!”

    在长生军阵列的后方,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骑在马上,一手拿着一张稿纸,一手拿着一个手持扩音器在念:

    “大明长生军监军吴穆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建奴猖狂,杀我无辜大明辽东子民,今决予痛歼力尽,虽以身殉之,百死不悔。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

    “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

    那是前方五百长生军战士在怒吼。

    在最初的惊愕过后,正蓝旗还是稳定下来,准备作战。

    而长生军在最前排的几个人的长枪上,挂着刚才派去的后金使者头颅,也终于激起了莽古尔泰的凶性。

    “就算是长生军又如何!随我冲!”

    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身先士卒,带着几千后金部队嗷嗷叫的朝这个可怕敌手如同发疯的公牛般撞去。将为军中胆,莽古尔泰这人虽然脑子简单,但有时候越是脑子简单的人越是难对付。如果这次带兵的是皇太极,也许就垮了。

    “向右刺!”阵前一个军官大喊。

    “向右刺!”

    “向右刺!”

    “杀!”

    杀声震天,兵刃飞舞,血红雪白。

    在正蓝旗后军,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乌哈克冷漠的听着前方的厮杀声,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是一个牛录额真,领着一百人的后金兵。那些女真战士有的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连忙聚集在乌哈克身边。

    “乌哈克首领,现在连黄石的长生军也来了。”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女真族战士凑过来道。

    “哦。”乌哈克只是应了一声。

    还是一阵沉默,但这种沉默在几个女真族战士的面面相觑中,有种微妙的尴尬。

    “听说首领还认识东江军里的孔有德。”另一个看上去比较老成的,被旁边一人捅了几下,硬着头皮又凑过来。

    “是的,在铁岭我救过他的命。”乌哈克道。

    孔有德是铁岭矿工出身,其父在铁岭领导反后金起义失败后流亡辽东各地,接着曾在广宁军任游击。

    那些女真族的士兵喜不自禁,刚要说话,谁知乌哈克接下来的一句差点把他们给吓死。

    “我哥哥阿尔哈图后来在广宁之战里杀了他全家。”乌哈克冷冷道。

    乌哈克的眼睛从那些牛录身上一个个扫过,看得他们都低下头。

    “你们的心思我都知道,大金要完了,可是人总要活下去。我哥哥早就死了,孔有德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我如果带你们去投降,他肯定会善待。”乌哈克叹了口气道,看着前方大雪纷飞的战场。

    那些后金战士喜出望外,这些天的战斗是一种折磨。他们不怕死,但怕看不到希望,辽东的坏消息已经传来,大金恐怕真的要完了。有些人开始跃跃欲试,准备提出一些建议。

    但乌哈克站起来,拔刀插在地上。

    “或许,你们认为寸功未立没法取信于汉人,还想杀了自己的几个族人去表明心迹。不过我告诉你们,临阵倒戈的事情我乌哈克是不会做的。你们看看投降过来的汉人李永芳,虽说有荣华富贵,但活的简直像一条狗!没有人会看得起出卖自己族人的人,汉人也是一样!”乌哈克厉声道。

    几个女真战士脖子一缩,眼神躲闪,他们确实是这样想的。

    “乌哈克头领,我们只是一说,绝对不敢背叛大金啊。”一个脸色苍白的中年人连忙说道。

    谁知,乌哈克把刀拔起来,还鞘。然后说了一句话,让那些部下差点吐血。

    “我没说不投降,但三贝勒和四贝勒待我们不薄,咱们不能没义气,在背后捅刀子。等打完今天一仗,也算是报了两位贝勒的恩情,到时候我带你们去铁山找孔有德。”乌哈克义正言辞的说道。

    原来,乌哈克也是想投降的。

    在前方接战的地方,开始传来剧烈的爆炸声。

    “铁山城里那种掌心雷,长生军用在野战上了。”乌哈克皱眉道。

    在后方的后金部队全都露出惊慌的神色,这东西的声音是他们的噩梦。

    “乌哈克首领,那我们今天还替两位贝勒爷打吗?”那个十几岁的后金士兵弱弱问道。

    “看……看情况吧。”乌哈克脸一红,苦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