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与剑(四十三) (第2/4页)
“五倍!五倍啊!此话当真!?”伊达忠宗声音都变了。 大概在那个年代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不会淡定。这可是关系到几千万人生死,决定一个王朝兴亡的重大科研成果。 这当然是真的,不过那是施过化肥的产量。如果你没有化肥,想提高粮食产量就是在做梦,无论在哪个年代。 “这不是最神奇的,袁大德鲁伊的稻种还有一样好处,就是一年可三熟。” 黄石又伸出三根手指头。 “如果是真的,那这位袁公真是活神仙下凡了。”李倧双手合十,诚心诚意的说了这句话。 在古代农耕社会里,袁隆平的地位相当于神仙并不夸张,就算是在21世纪把这位大农神请到庙里供奉都不为过。 “不用怀疑,皇上是谨慎的,派了心腹之人观察了两年才确认真实无误。今天我们在这里吃的大米,就是从临高实验田割下的最后一茬。伊达兄,李兄你尝尝味道和以前吃的有什么不同,咱们大家都尝尝。” 黄石把一碗米饭端起来,用两根手指捻起几粒放在嘴里咀嚼,又挨个给伊达忠宗和李倧等人吃。就算是随行的李荟,鳌拜,贺定远还有日本武士都有份。 好像味道是不一样,但哪里不一样又说不出来。 随行的日本武士们吃过之后手舞足蹈的,围着伊达忠宗好像在对他说些什么,似乎在催促他做决定。 这是21世纪位面泰国香米,用来支付某卖坦克的公司尾款,整整装了两船,就给凯申物流公司通过菊座给卖到异界了。 “这种大米品种虽好,可是有个限制,必须在炎热湿润的地带种植。大明国土上,只有岭南和琼海少数地区能种,根本不足以供应。如安南和苏禄(现在的菲律宾)以南的南洋地区,都是可以种的。而且那里还可以大规模种植能生产蔗糖的甘蔗,以及制作巧克力的可可树,这些美食的原材料只有那里的气候最合适。只是有一个小问题,那些地方现在被佛郎机人占据,伊达兄认为该怎么办。”黄石很是遗憾的说道。 “那就从蛮子手里把这些土地夺过来!大明皇帝有命,我等义不容辞,仙台藩的军队不怕打仗!”伊达忠宗拍案而起。“世上没有什好事么是可以坐着等来的,皇上既然愿意封给伊达忠宗一座吕宋岛,我就带人去那里给大明天子种米种甘蔗!” 看来伊达忠宗是真的下决心了,战国的乱世虽然结束,但江户时代的太平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能每天有大米饭吃,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何况还能种制糖,种那什么可可树做巧克力,等于是给他一个金饭碗,跟日本苦逼地方天天不是火山地震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见到自家主人答应了,守随信吉等几个武士面面相觑,喜出望外。 “伊达兄,皇上把吕宋岛交给你,是让你管理日后大明亿万子民的饭碗啊。这份担子不轻,我在这里先替大明百姓敬你一杯。”黄石举杯一饮而尽。 “伊达兄得遇明主,可喜可贺,当浮一大白。”李倧举杯笑道。 “大明皇帝如此厚爱,伊达忠宗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伊达忠宗在表忠心,可是热血过后,他突然用一种冷静得可怕的声音问了另一个问题。 这个日本人两眼盯着黄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动作。 “可是我没有船,怎么过去?” 这是个大问题。 “皇上封闽粤海商盟主李华梅为南洋经略,她的船多,你有多少人都没问题。”黄石笑道。 “原来连海上龙王都被大明皇帝收服,难怪,难怪。在攻打朝鲜之前,红毛夷鬼曾派人来与德川家光结盟,想在广州地区登录策应这里的行动。既然有龙王相助,加上我朝廷水师,定叫那些夷鬼死无葬身之地。”伊达忠宗在说到“朝廷”时候,在前面加上一个我字,以显示自己和朝廷一条心。 这时候,他是彻底的相信了。 忽悠这种事情,基本可以排除。 黄石可不是沈惟敬这个把丰臣秀吉当猴耍的出身市井大忽悠,作为一个镇守一方的名将,还是大明的太子少保,如此高的地位,当然不可能骗人,他的话只能代表朝廷态度。 煌煌大国,诚信为本。 大明要面子,乱说话是会死人的,除了光棍一个的混混沈惟敬,谁会为了一时爽连命都不要。 “这是皇上密旨,陛下让本帅得到确切答复后才能给你,请伊达兄收好。” 黄石小心拿出一段卷成筒子的纸条给伊达忠宗。 伊达忠宗恭敬接过,展开一看,是被折成几折盖着皇帝玉玺的小纸条。那个印章太大了点,占据整个纸面,却没见到字,正在疑惑。 “字在背面。”黄石提醒。 果然背面是用圆珠笔写成的旨意,大意是任命伊达忠宗为苏禄总督,并封平西王永镇吕宋岛,协助朝廷的南洋经略李华梅攻略南洋云云。 “还有一件事,待平奴战事一了,皇上会御驾巡视辽东。到时候过鸭绿江来朝鲜,慰问铁山驻扎的东江军,说不定会顺道南下访问平壤和汉城。”黄石又爆出了一个猛料。 这个消息直接把李倧和伊达忠宗给吓得心脏都快停止了。 “天朝的皇上要来!?天朝的皇上要来!?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李倧简直要语无伦次了。 “李兄不欢迎吗?”伊达忠宗打趣道。 “不不不!”李倧连忙摆手,而且对伊达忠宗怒目而视,这玩笑不能开啊。“皇上亲临,小国自然是欢迎之至!欢迎之至!只是敝国刚经历战乱,难免招呼不周,怠慢了陛下,惶恐,惶恐。” “李兄在朝鲜的难处,本帅也在与陛下的来往信件里为之辩白,此番与倭寇建奴的战事,朝鲜君臣同心协力助我大明军队,足见孝心。陛下也颇为赞赏,所以准备来朝鲜给李兄正名。” 黄石话音刚落,李倧不禁悲从中来,不顾形象的鼻涕眼泪直流,跪地朝西北面不停叩首。 “皇上!皇上啊!大恩大德,朝鲜李倧没齿难忘!” 这货终于算熬出头了。 “到时候,朝廷会给伊达兄正式的圣旨。皇上可能会询问一些吕宋岛的开发事宜,本帅有些资料,等会儿咱们可以参详一下。”黄石对伊达忠宗道。 “多谢黄兄。” 伊达忠宗看着要死要活的李倧,虽然觉得这样不成体统,但又觉得可以理解。 李倧在朝鲜历史上称仁祖,是朝鲜王朝第十五任国王光海君之侄,是朝鲜宣祖第五子定远君与连珠郡夫人具氏在壬辰倭乱时逃难到黄海道海州所生的儿子,初封绫阳君。 别看这货在黄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