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1章 晋灵之剑 (第1/2页)
第五百四十一章晋灵之剑 楚枫问接下来看什么,晋小姐道:“看树!” “看树?”楚枫奇怪。 兰亭却道:“莫非是周柏隋槐?” “正是!” 楚枫问:“何谓周柏隋槐?” 飞凤道:“笨!周柏隋槐自是周朝的柏树,隋朝的槐树。” 楚枫转头悄悄问公主:“是不是这样?” 公主抿着嘴点点头。 飞凤道:“公主可没你这般笨!” 楚枫道:“哎!飞凤,你别处处针着我好不好?” “不好!我喜欢!” “你喜欢?你是马蜂!” “你说什么?” “我说你是马蜂,只有马蜂喜欢针人!” “臭小子,你敢说我是马蜂,看我把你戳成马蜂窝!” “好啊!来啊,谁怕谁!” 两人一边闹着,一边随晋小姐转到女郎祠左侧。 只见古木参天,苍苍郁郁,其中有一棵柏树向地面倾斜曲长,如巨龙卧地。树身粗壮,六、七人方可合抱。 “这是周柏?”楚枫问。 晋小姐点头道:“又叫卧龙柏,是西周时所植,已荫护晋水数千百年了。” 千百年的风雨销蚀,树叶躯干略显凋零,却更显岁月沧桑,生机顽强,可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众人概叹一番,楚枫问:“那隋槐又是哪一棵?” 晋小姐道:“公子莫急,请随我来。” 晋小姐引着众人来到一座庙宇前,却也是一座关帝庙。 入了关帝庙,马上见到隋槐苍劲挺拔的身姿。树干巨大粗壮,上面老干新枝,浓荫四布,生机勃勃。 兰亭道:“难怪周柏隋槐并称于世,周柏之沧桑,隋槐之生机,真让人嗟叹。” 晋小姐道:“各位不知,这株槐树在五百年前已经干枯,枝叶尽萎,只因一贴药膏让其重发生机。” “哦?” 众人大感惊讶。 晋小姐道:“说来玄乎得很。上月晋阳各地村民来此举行庙会,有一老道士在此枯槐下叫卖膏药,却无人问津。于是他道:‘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完将药膏往枯槐树身一贴,扬长而去。不到一月,这槐树竟枯木重生,比以前更为茂盛。” “啊?”兰亭惊讶道,“谚云‘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莫非是真的?” 楚枫急问:“那老道士是不是身穿道袍,挽着道髻,留着长须,还挂着个酒葫芦的?” 晋小姐奇道:“有哪个老道士不是这样的?” 楚枫一怔,道:“他……他胡子是黑的。” 晋小姐“格格”直笑。 飞凤道:“你以为他是你那个老道士?” 楚枫道:“他四出云游,说不定也来到晋阳。不过我没听他说过有这般灵验的膏药……” 飞凤笑道:“你那老道士要卖膏药谋生,也够落泊的,亏他教出你这样的徒弟!” “你知道什么,这叫‘大隐隐于市’。” 看完周柏隋槐,兰亭忽道:“传闻晋祠内存有唐太宗御笔?” 晋小姐笑道:“听闻医子不但医术精湛,还是书法大家,看来传言不虚。” 说完引众人来到一碑亭前,亭上挂一匾额,上书:贞观宝翰。 亭内放着一大石碑,青石碑质,碑额左右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身尾盘绕,十分雄丽。 碑上刻着一千余字,以行草书写,笔力雄奇遒劲,碑额中间刻着“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个字。 这篇碑石铭文正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御笔。 公主轻念道:“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 念完乃点头道:“这篇铭文可谓道尽晋祠神韵。” 楚枫问兰亭:“医子姑娘,这笔法如何?” 兰亭道:“奇逸洒落,雄迈遒劲,不愧为帝王手笔!” 楚枫点头道:“帝王笔法自有帝王之气,不可临摹。” 观摩一番,楚枫忽道:“慈公小姐,这晋祠本是为唐叔虞建的,但走了半天,怎还不见唐叔虞的殿宇?” 晋小姐道:“晋祠自宋代起,叔虞殿已冷落多时。” “哦?这是为何?” 晋小姐道:“晋阳历来人杰地灵,后世为怕晋阳出真龙天子,争夺天下,乃专崇女郎祠,彰显母贵,再加上晋阳百姓每遇干旱时节必来求雨,甚是灵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