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惊风_第599章 致命银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9章 致命银针 (第1/4页)

    第七百二十四章唇枪舌战

    晋阳州府衙门前一大早便挤满了人,皆因凤临阁远近闻名,凤临阁被查封早已轰动大同、晋阳两地,大家都想看个究竟。所以州府衙门前密匝匝一片,有忿忿不平的,有幸灾乐祸的,有摇头叹息的,有纯粹为看热闹的,还有很多是从大同赶来的老食客。

    廉大人一身官服,正襟危坐于公案之上,两班差役手执水火棍,两边肃立。

    击过堂鼓,喊过堂威,廉大人正式升堂。衙役先将凤临阁一干伙计、小二提堂审讯。众人自是大喊冤枉,于是有个师爷模样的人出来盘问,不是别个,正是王灰。之前是员外,昨晚上杀手,如今又变成一个巧舌如簧的师爷,捏词辨饰,将一干伙计、小二问得哑口无言。

    审完一干伙计、小二,凤姐儿终于被带上公堂,并未上枷锁。

    廉大人一拍惊堂木:“凤姐儿,你可知罪?”

    凤姐儿道:“妾身未知何罪?”

    廉大人道:“你私制毒散,贻害一方。本官在凤临阁搜出毒散及一应器具,你有何辩驳?”

    凤姐儿道:“大人。妾身经营凤临阁,一向循规蹈矩,从不越法,此乃有人栽赃构陷,请大人明察!”

    “如此说来,你并不认罪?”

    “妾身蒙冤,大人明察!”

    王灰向廉大人道:“大人,请容王某询问一二。”

    乃转向凤姐儿:“请问凤姐儿,你可有得罪过什么人?”

    凤姐儿道:“我一向安分守己,从未得罪于人。”

    “可曾与人有过节?”

    “我凡事谨小慎微,亦未与人有过节。”

    “既然你从未得罪于人,也未与人有过节,无缘无故为何有人构陷于你?如果真有人构陷于你,请问此人是谁?目的何在?”

    “这……”

    凤姐儿一时语塞。她当然说不出是谁,虽然楚枫曾告诉她是晋小姐陷害她,但无凭无据,而晋小姐乃晋祠主人,身份极高,自己说出她来,谁人相信?只会徒增一条诬蔑她人之罪。

    “大人请慢!”

    忽一把声音响起,楚枫赶至,排开众人,与兰亭上前,两边差役马上举棍欲拦,谁知手中木棍却如千斤铁柱,怎么都举不起来,乃欲抽刀,廉大人摆摆手。

    楚枫护送兰亭至堂前,乃向廉大人拱手行礼。

    廉大人问:“两位何事?”

    兰亭欠身道:“民女上官兰亭,欲为凤姐儿讼辩。”

    “你要讼辩?”

    “是!”

    “若要公堂讼辩须为秀才出身,你一介女子,于礼不合,可另请他人。”

    楚枫道:“大人,晋阳状师均不肯出堂讼辩。”

    “哦?”

    王灰马上道:“此乃凤姐儿恶行昭著,晋阳状师均不欲袒护纵恶。”

    兰亭向廉大人道:“大人,凤姐儿既未定罪,即乃清白之身。晋阳状师不肯讼辩,恐怕是有人从中作祟。敢问大人,审判最重要为何?”

    “公正严明!”

    “没错,审判首要公正严明!大人虽然从凤临阁搜出毒散器具,但并不能排除有人栽赃嫁祸。现在有人控告凤临阁,却无人为凤临阁讼辩,此乃不公。故此恳请廉大人准许民女为其讼辩!”

    廉大人点点头,正要开口,王灰却道:“大人,按照法令,公堂讼辩须秀才出身,假若准许,等于罔顾朝廷法令,虽得公正而却失严明,望大人三思!”

    兰亭道:“虽法令如此,但人命关天,大人当可权宜行事,请大人定夺!”

    廉大人道:“朝廷法令,非本官可改,你还是另请他人讼辩。”

    兰亭道:“大人。古语云‘上公正则下易直’,大人管治一方,若审案不公,百姓难服,请大人思量。”

    廉大人捋捋胡子,道:“你若能证明有过人之才,本官可破例让你讼辩。”

    兰亭欠身:“请大人出题。”

    廉大人又捋捋胡子,看到楚枫提着一个小药箱,随口念道:“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却是一道草药上联。

    兰亭当即答道:“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

    廉大人又念:“烦暑最宜淡竹叶;”

    兰亭马上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廉大人又念:“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兰亭马上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廉大人点点头,道:“你名兰亭,即以‘兰’为题,作诗一首,限三通鼓之内。”马上上有衙役执起鼓杵敲响一通鼓。

    只见兰亭轻移莲步,刚走三步,一通鼓未停,乃启齿念道:

    “南山有空谷,窈窕生兰芝。

    “纤纤得素茎,脉脉得蕙心。

    “皎皎如白玉,盈盈若仙姿。

    “空谷无人至,茕茕自芬芳。

    “抱香怀古意,倚梦寄幽思。

    “非为顾怜影,只待清风至。

    “清风不至叹奈何,袅袅幽香为谁滋?

    “流光缘何太匆匆,花落只余一缕魂。”

    楚枫在旁边听着,心中一触。

    廉大人点头道:“诗如其人,人如其诗,只是最后一句略显感伤。本官准你为凤姐儿讼辩。”

    兰亭欠身:“多谢大人!”

    王灰见廉大人答应,唯有继续逼问凤姐儿:“凤姐儿,你尚未回答,假如有人构陷于你,此人是谁?目的何在?”

    兰亭道:“王状师稍缓。”乃走向凤姐儿,问:“请问凤姐儿经营凤临阁多少年?”

    凤姐儿答:“已有十年!”

    兰亭又问:“凤姐儿接手凤临阁之前,凤临阁经营多少年?”

    “不下百年!”

    兰亭点点头,乃转向廉大人,道:“大人,凤姐儿经营凤临阁十年,十年来,来来往往凤临阁之食客不计其数,期间偶起事端、或起口角无可避免,凤姐儿之所以说自己从未得罪于人,只因凤姐儿生性爽朗,从不将此等小事记在心上,但来往食客形形色色,难保没有睚眦必报之人。况且凤临阁经营百年,名闻天下,所谓树大招风,有多少人眼红于此?有多少人欲算计凤临阁?所以有人暗中构陷凤临阁一点不足为奇。至于此人是谁?目的何在?此乃官差彻查之职责,而非由凤姐儿回答。大人明察。”

    廉大人微微点了点头,没有作声。

    王灰道:“既然如此,大人,请传物证。”

    “呈物证!”

    马上有衙役提着一袋东西上前,将里面器具一一摆出,有竹筒、木具、石锤、铁锥等等。

    王灰转向凤姐儿,道:“凤姐儿,这堆器具是从凤临阁搜出,你说有人构陷,但你身为凤临阁主人,有人将这些器具藏于阁内,而且就藏在厨房之中,并不隐蔽,你却全然不知,这如何解释?”

    兰亭转向廉大人,道:“大人,凤姐儿在大同无亲无故,只因先夫早丧,遗下凤临阁,她便兢兢业业经营。试问凤姐儿一介女流,既无背景亦无势力,假若有人刻意构陷,她岂能预料?”

    廉大人又微微点点。

    王灰将一应器具又装入袋中,然后提了提,道:“大人请看,这袋器具寻常人提着尚且吃力,要将它们神不知鬼不觉藏入凤临阁,谈何容易?”

    兰亭道:“寻常人当然吃力,但如果略懂身手又或者熟知凤临阁,却并非难事。”说完向楚枫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