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惊风_第624章 皇家之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4章 皇家之气 (第1/2页)

    第七百四十三章曲水流觞

    无尘说她已经知道古井底六处洞道是通往何处,不必再探,楚枫奇道:“何以知之?”

    无尘问:“金陵别称什么?”

    楚枫答:“六朝古都。”

    无尘又问:“哪六朝?”

    楚枫答:“东吴、东晋、南朝之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故称六朝古都……啊,六朝帝陵!”猛然想起之前三处洞道正是通向东吴、东晋、刘宋三朝帝陵,乃惊讶道:“莫非这六处洞道是通向六朝帝陵?”

    无尘不答,转望朱雀桥方向,沉思不语。

    楚枫挨身过去,道:“无尘,你别故作深沉,这到底怎么回事?”

    无尘瞥了他一眼,道:“你放端正些!”

    楚枫忙立正身子。

    无尘道:“你知道我为何来金陵?”

    楚枫笑答:“我又不是你肚中蛔虫,如何知之?”

    无尘冷道:“这事与你有关!”

    “与我有关?”楚枫一喜,“莫非你……”

    “别胡思乱想!”

    “哦?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你……”无尘一下语塞。

    楚枫诡怪一笑,道:“我想到几句诗,你要不要听听?”

    无尘不语。

    楚枫念道:

    “自与君相别,思君秋夜长;

    “禅房衾枕冷,一梦魂九伤。

    “思君不可得,化尘来相会;

    “红线暗牵腕,尘丝绕指香。

    “愿作枯井魂,萦回君之侧;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楚枫摇头晃脑念得兴味盎然,无尘脸色越来越沉,尘丝一根根飘起。楚枫不敢念了,偷偷瞅了一眼,吐舌道:“不会念诗也要人头落地吧?”

    无尘那脸还是冰一样。

    楚枫道:“好好,我放端正,不苟言笑,行了吧!你为何来此?与我何关?”

    “我是来追踪东皇魔君!”

    “东皇魔君?云梦泽的木屋老人?”

    “没错!就是被你放出来的木屋老人!”

    “哎!我再强调一次,那是意外!意外!你知道什么叫意外?就是意料之外,意外!”

    无尘冷冷不语。

    楚枫问:“他来了金陵?”

    无尘道:“他被困在云梦泽五百年,如今脱困,必须进入一段冥幽假寐以重合形神。”

    “重合形神?真够玄乎!你还未答我,他是不是来了金陵?”

    无尘道:“东皇魔君必须找一处极阴之地方可冥幽假寐。”

    “极阴之地?金陵?”

    “没错!金陵正是极阴之地!”

    楚枫笑道:“怎么可能?这么多朝代都曾在金陵建都,怎么可能是极阴之地?”

    “但是有哪一个朝代是长久的?”

    楚枫想了想,还真是,历朝在金陵建都的无一不是短命王朝,六朝最长的算是东晋,也不过一百年,最短的齐朝才二十余年;后面五代十国中的南唐也在金陵建都,只存四十年不到便亡于南唐后主李煜;再后来的南宋也在金陵建都,结果不到十年就迁都临安,才偏安一隅忍辱偷生一百余年;再后来的明朝,朱元璋也在金陵建都,但没到三十年,朱元璋死了,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结果朱允炆还没把龙椅坐暖就让他的叔叔、燕王朱棣给灭了,朱棣重建明朝,马上迁都北京,这才有了后来的永乐盛世。

    这些朝代如此短命莫非皆因金陵乃极阴之地?

    无尘又问:“你说那些地方阴气至重?”

    “墓地?”

    “没错,尤其帝王之墓,阴气至重!”

    这可以理解,因为帝王入土必有大批妃嫔、宫人殉葬,怨气所集,阴气所聚,自然阴气至重。

    楚枫道:“但我们进入了三处帝陵,未觉阴气之重?”

    “因为六朝之阴已被引走!”

    “被引走?”楚枫惊愕,因见无尘望着朱雀桥方向,问:“莫非跟朱雀桥上两面天晷有关?”

    “没错!阴地架横,铜雀为台,上立天晷,两晷皆阴,易数为象,天干为方,即成天晷锁阴!”

    “天晷锁阴?”

    “天晷锁阴乃上古法阵,可聚引阴阳,锁于一处。两根晷针相交之处即是锁阴之地!”

    “你在朱雀台掐指寻纹就是推算锁阴之地?”

    “没错!”

    “莫非这乌衣古井便是天晷锁阴之处?

    “没错!”

    “这六处洞道……”

    “这六处洞道就是配合天晷法阵聚引六朝阴气!”

    “为何是六朝?”

    “因为六朝最古,阴气最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