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2012 (第1/2页)
写完了这篇为科幻小说辩论以及正名的文章之后,戈文没有停住自己的笔伐。 虽然戈文对这篇论述科幻小说的理论文章的期待很高,可是戈文知道想要用一篇文章来改变钱学森,改变评论界、科普界以及科学界那些顽固分子的思想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篇和当初在上刊发的讨论个人生命价值观的文章不同,只是自己一个人或许再加上科幻界的一部分作家的观点,根本没有像那样的大部头的承认和肯定。所以这篇文章更大的可能性是像自己的那篇一样被分成正反两方进行激烈的讨论。 一切都不会尘埃落定。 就算自己文章里的观点和认识都是后世所公认的,可是如果这个时候被否定的话,那再过几年得到了承认又有什么用呢? 到那时科幻早已死去了! 所以戈文根本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篇理论文章上,就如同他对巴金所说的那样,想要说服别人,就用最最优秀的作品! 而且,经过戈文自己的分析,他认为这个年代中国的科幻文学之所以在这么繁荣的条件下,被行政手段一捅就破,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科幻小说的基础太过于肤浅了,它缺乏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它的读者的数量和层次都不足以支撑科幻小说能够可持续发展。 要知道这个时代,就连流行音乐也遭受到了精神污染的重压啊,邓丽君的歌曲都受到了全面的批判和责难。可是流行音乐终归发展了起来,邓丽君的歌曲终归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爱,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还是说明科幻小说的受众实在是太浅薄了!这几年科幻小说的繁荣就像是沙滩上的垒起来的碉堡一样,一场潮汐就足以让它倒塌。 所以更重要的是用更优秀的科幻作品来培养更多的读者群体。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幻文学不会真正的被磨灭。 戈文继续在新的稿纸上写着——2012。 不错,他就是打算要写写后世,钱学森不是说科幻小说是反科学伪科学,是虚构的没有科学规范的吗? 好吧,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科幻小说的真正面目。我就让你看看基于现实科学技术展望的科幻小说其实也可以是严谨的,也可以预测着未来,也可以让读者因此对科学对技术产生强烈的好奇,甚至走上科学技术的道路的! 戈文在这篇被他自己起为的科幻小说中将2012年的中国借用了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撞毁的故事完整的描绘了出来—— 互联网。智能手机、PAD、各种电子用品、网络共产主义、盗版…… 欧盟、恐怖主义、世界金融体系、次贷危机…… 中国的钢产量早已超过美国,达到全世界第二到第20的综合总和,中国发射了神舟七号,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可以在太空漫步,可以在外太空和地球上的家人通话甚至视频…… 然后戈文也在这篇中同样的写到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写了克隆羊,甚至他还写了一段关于亩产万斤已经在实验室里实实在在发生了的小插曲。 戈文的这篇科学幻想小说与叶永烈的基本类似,不过相比叶永烈的作品来说,戈文这篇科幻小说虽然可以算是硬科幻,可是却写得磅礴大气。 同样被戈文赋予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他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描绘了后世的生活,他表达的是对恐怖主义的憎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祖国繁荣和昌盛的期盼和自豪。 而且戈文的这篇面向的读者并不是儿童,它面向的是成人读者。 戈文就是要改变大众对于科幻小说就是儿童读物的印象。 那怕科幻小说得到了文学界的承认。也不应该被简简单单的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 儿童科幻只是科幻的一个分支而已。这一点戈文确信无疑!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戈文的埋头写作中度过。 然后他将这两篇文章工整的眷写在稿纸之上,然后塞到信封里,寄了出去。 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地址正是杂志社。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在哪里受到了争议就要在那里进行反击! …… …… 就在戈文意气风发的从邮局往回走的时候,一群高鼻梁深眼睛的外国人从上海市的浦东机场走下了飞机。 这群人中有中年人,有老年人,有男人,有女人,为首的则是一个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