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波折【已修】 (第2/2页)
小说是好小说,还是戈文写的,可是内容怎么感觉这么危险呢? 这个审核的工作人员拿不准是否过线,便将这本小说按程序递给了处长,而处长看了后也是脑袋有些大。 这小说写得太大胆了! 于是处长召集了监管处的所有成员,大家集体对进行审核,然后出版物市场监管处的同志们分裂了。 大家拿不准和有争议的关键内容有两点。 一个是对国民党中层军官在抗日战场上的正面赞扬。 另一个则是对嗡嗡嗡的反思是否太深刻。 中对嗡嗡嗡的反思和国家目前的政策并不冲突,但是局里一些领导曾明确说过,但凡涉及到对嗡嗡嗡反思的文章包括伤痕文学在内,需要局里审核的,一定要坚持不制止不鼓励的方法,先看这文章中是否有其他违禁的内容,如果没有则看反思的导向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总之一句话,能不过审就不过审。 一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写得不错,符合政治走向,审核应该通过。 另一部分工作人员则认为对嗡嗡嗡的反思涉及到了部队,而且力度太大,一旦公开发表势必会引起舆论的讨论,引导大众,带来一股反思浪潮。为保险起见,还是不通过为好。 没错,对于嗡嗡嗡的反思是政治正确,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如果不反对嗡嗡嗡就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维护稳定,不足以维护经济建设的大好环境。
但是黑的太厉害、反思的太深刻,也会让人投鼠忌器起来。 因为事情是我们做的,对过去否定的越厉害,就说明过去的政策越荒唐,会不会物极必反?这依然不利于稳定啊。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的一切都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平衡平衡平衡,稳定稳定稳定。 什么事一旦做绝了就会坏菜。 苏联把自己反思的那么彻底,最后怎么样?直接闹得解体了事。 美国就聪明多了,有所黑有所不黑,给你自由言论,但是别什么老底都往外抖搂,关键的时候该装傻就得装傻视而不见。 别以为美国就是什么好鸟,手段黑着呢,六七十年代,他们死了多少人?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就当没有这回事,直接把打发回去算了。 而关于中正面刻画的国民党中层军官楚云飞,处里的意见也不统一。 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对国民党的正面文章。 要知道在以往的文章资料中,但凡涉及到国民党要么将其忽视,要么就是刻画成丑角、是反动派。况且国家并没有明确这方面的政策,如果出事,谁都担待不起。 讨论来讨论去,出版物市场监管处始终拿不出一致的结论来。 无奈之下,监管处的处长只能请来局长,召开了扩大会议,结果还是一样。 在之后,便被送往了北京,还是由总局来最终拍板吧。 戈文有些哭笑不得,就是一部书而已,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吗? 巴老却摇着头感慨道:“大家还是被过去的各种运动给搞怕了!” 没错,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过去的各种运动让太多的人心有余悸,胆子变得很小。 或许这也正是他们对如此慎重的原因所在。 戈文能够理解这些人的心态。 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像巴老这样讲真话,敢于直面过去的种种,写文章剖析自我,控诉文-革。 从北岛和林一铭身上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说起来这两人也算是年青一代的精英人物,可就连他们都对嗡嗡嗡、对国民党忌讳不已,更勿论其他人了。 而戈文不一样,他是穿越者,他知道历史的走向,所以在所有人都东躲西闪闪闪烁烁的时候,他敢于站出来,像巴金一样承认过去的错误,描写真实的历史。如果他不是穿越者,如果他不知道历史的走向,恐怕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也会像北岛他们一样,鼓不起勇气,不敢说真话。 想到这里,戈文也不得不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继续等待新闻出版总局的审核结果了。 只希望,那些总局的领导们能够和巴老一样,有勇气!有唾沫自干的胆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