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 古代官职(2) (第1/2页)
等级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太尉、司徒、司空、司马。(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郡王、国公。(武)将军、都统、提督骠骑大将军嗣王。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开国郡公。(武)辅国大将军、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各省布政使、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武)镇军大将军、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书令、、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太子宾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护金紫光禄大夫。(武)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左右散骑常侍、内侍监、中都督、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骑都尉。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 …… 其他资料—— 折叠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职方 太师、太傅、大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国、庶长、令尹、柱国、公主、驸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 将军、洗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议郎、令史 尚书、六曹、合阁、仆射、侍中、内史、刺史、州牧、别驾 主薄、郡守、太守、长史、从事、督邮、县令、县尉、三老 亭长、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录事、护军、可汗 六部、三馆、学士、总管、元帅、留守、判官、巡检、提刑 提辖、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厂卫、太监、都司 知府、亲王、总督、巡抚、监司、州判、知县、提督、总兵 参将、散官、流内、流外、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马、郎中令、大司农、大将军、执金吾、中郎将 尚书省、尚书令、结事中、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关内侯、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秘书省、枢密使 员外郎、著作郎、国子监、节度使、招讨使、都点检 观察使、按察使、衍圣公、大学士、宣政院、集贤院 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 税务司、资政院、咨议局、******、枢密院 三闾大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将作大匠、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绣衣直指、监察御史、同平章事、参知政事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都指挥使、钦差大臣、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总税务司、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 …… 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的对比——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组织部部长。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总理。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州同“知府”。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市长。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一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 ……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