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主动请缨! (第1/2页)
乌斯藏这个时候和大唐还是议和状态,怎么会突然寇边? 而且按照他前世的记忆,乌斯藏确实会寇边大唐,但时间应该在明年,还是在突厥的撺掇下,怎么会发生在这个时候? 时间提前了这么多? 然而只是一瞬,李太乙就想明白了。 因为大唐没有和突厥议和,改变了世界线。而且仔细想想,突厥离开的时候眼中含着怨色,应该是他们提前撺掇了乌斯藏。 “突厥一日不除,终究是大唐的祸患!” 李太乙心中暗暗道。 而另一侧,高力士也是同样震惊。 虽然他身处皇宫,但大唐的版图地理他还是略懂一二。 陇西地理位置重要,西北紧密接着乌斯藏,但是在东方,接壤的就是大唐京师所在! 如果被乌斯藏占领陇西,后果不堪设想。 “今早的朝会应该就会提到这事,而我们这些做奴才的,知道就好,朝政之事不是我们能妄议的。” 看到高力士震惊的模样,李公公也只是点到为止,不加多言。 “谢谢公公。” 高力士躬身一礼道。 而另一侧,李太乙听到这里,便转身离开,没有再听下去了。 他的记忆没有错,乌斯藏寇边事件还仅仅只是开始,不管是父皇,还是朝中的大臣,都还没有意识到很快就会有一场大风暴来袭。 “无论如何,看来必须得做点事情了。” 李太乙这般想着,很快消失不见。 而竹林里,李公公也仅仅只是点到即止,很快谈起了其他的东西。 “……对了,杂家见你小子挺有眼力劲,不如杂家替你调开三皇子的身边?三皇子打小就蛮横残暴,还经常虐待身边的奴才,虽然最近变了不少,但说不准什么时候又变了回去。” 李公公似乎对高力士很是满意,临走的时候,突然开口道。 “公公此言差矣,三皇子是奴才侍奉的第一个主子,也一定是最后一个主子,而且奴才也相信,三皇子绝不大家说的那种人,他最后也必定会改变所有人的印象。” 出乎预料,一直显得很恭顺的高力士,这个时候却是一整双袖,走到李公公身上,躬身一礼,居然为三皇子据礼力争。恭声道, “哦?” 李公公也是大为意外,随即望着高力士,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 “你也是忠心,做奴才,这才是在宫中真正的处世之道,不过若真的发生那种事,你到时候来找杂家就是。” 见高力士坚定的模样,李公公倒也只是把他当做雏鸟情结,没往别处想。 “杂家还有事,就先走,你也回去侍奉你家三殿下吧。” “是,恭送公公。” 高力士一脸尊敬道。 李公公笑了笑,又提点了一句后,很快端起放在一旁的药盏,朝着太医院而去。 而高力士也脚步匆匆,顺势离去。 从时间上来看,三殿下也应该快回来了。 “呼!” 一道风声吹过,整个竹林都跟着籁籁抖动起来。 高力士却并不知道,就在竹林后,“离开”的李公公只不过走出数丈便停下了脚步,望向着另一个方向匆匆离去的高力士,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 “连身边服侍的小太监都会替他说话,看来陛下没有看错,三皇子真的变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他喜欢高力士这个入宫的小太监,经常找他一起“闲聊”,不只是因为他勤快,也是因为陛下的原因。 见微知著! 三皇子是真变了,还是仅仅只是掩人耳目,欺瞒圣上,问问他身边的人就知道。 “这也是陛下之福啊!” 李公公笑着很快离开了。 …… 王龙宫中。 回去之后,李太乙并没有像往常一般读书或者修炼,而是立即召来了王九龄,将事件的经过大概说了一遍。 “殿下,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思忖良久,王九龄终于抬起头来,开口道。 “嗯,这一点看来我们想到一起了,我准备前往西部边陲,建立战功!” 李太乙认真道。 “如今诸子之中,声望最高的大皇子李玄图正在突厥边境领军作战,二皇子刚刚受到唐皇信任,在太和殿参政,这么好的机会,他是绝不会放弃了。” “而其他诸子,远没有这份雄心和胆魄,对于殿下来说,这确实是千载难缝的机会,放在其他时候,殿下是绝不可能有这种机会的。” 王九龄沉吟片刻后道: “不过,这样也有很大的风险,殿下虽然已经渐渐改变在群臣和陛下眼中的印象,但这一切还远远不够。” “而且,就算如此,殿下现在人单影只,根本没有一支可用的力量,凭借殿下现在的实力,想要西陲做出一翻事情,……任重而道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甚至一旦出现差池,大皇子和二皇子也会借此攻讦殿下。” 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边陲战争涉及到两大帝国,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大军,这不是一己之能就能改变什么的。 大皇子和二皇子之所以能成事,是因为他们已经羽翼丰满,各自都有大量拥护他们的党羽。 而三皇子,满打满算,加上自己,也不过寥寥几人。 “遇难而退,这是普通人所为,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英雄所为,也是我们一开始就选择的道路。” 王大人明知会触怒父皇,还上了那封万言书,不正是如此吗?所谓向死而生,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最后的结果呢?” 李太乙正色道。 王九龄默然,望着三皇子郑重的样子,知道他已经打定了注意。 “向死而生”,“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恰恰是这位三皇子身上令人敬重的东西。 最开始接触的时候,王九龄心中多多少少还有些芥蒂和成见的,不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他也渐渐明白,这位三皇子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 在他身上确实有些独特的品质,这也是自己慢慢决定跟随他的原因。 “即然如此,那就按殿下的意思办吧。” 王九龄道: “在下在京师倒也认得一些热血之士,虽然不见得是什么大将之材,但也必定对殿下些次陇西之行有所帮助。”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