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心灵的抉择 (第1/2页)
何为道? 道是什么? 这是一个迷惑了众生无数年的问题! 这是一个永远都寻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或许这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 这太过深奥的话题不是我们应该谈论的,或许当你真正的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奥义之后或许能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 是的!就如萨士比亚说过的那一句话,一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古之先贤告诉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和哲学搭边的问题很难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不是数学! 或许连数学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是我们给它硬性的规定了一套自己的答案。 当踏上修炼的道路时,当了解什么是修炼时,他曾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生存在一个被理性包裹却难见感性的时代! 他不想探讨这是一种人类的进步还是文化的退步,他只是知道自己可以不用像那些踽踽独行的修炼者一样慢慢摸索。 想那些修炼者一边要吸收天地灵气,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将这些野性难驯的灵气赋予自身的意志。每一次的吸收和炼化都如同上古先民捕捉到一只野狼,然后再将这一只野狼驯化成一只看家护院的狗儿一样,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漫长的是时光,蜕变的却不止是那温顺如意的灵气,还有那漫长时光中一步步蜕变的心灵。 而这就是求道! 曾经的他以为所谓的求道对自己这个手握金手指的人毫无用处。 是啊!那些苦逼的修炼者不仅要炼化灵气还要经受时光的考验来磨炼心境以求精神上乃至灵魂上的蜕变。而自己,这个只打算钻研精神力的天命之子只需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行了,管它什么道心上的的磨练,心境上的历练统统和身为天命之子的本大侠无关。 曾经的他最想做的就是猥琐的躲在某个角落,静等着三五年,也或者是八九年,然后一朝出山、君临天下,那种备受万众瞩目的遐想令他整个人不能自已! 但,为何,今天却发展到了如此? 曾经的他一直认为那些修炼者所谓的心境上的蜕变指的就是精神力的突破、灵魂的进化! 但这种观点真的很正确? 至少当年的梦颜、梦玉她们就是如此告诉于他! 作为两名曾经达到过五阶实力的修者,她们的话应该很正确? 作为两个可以为了保护自己而慷概搏命的亲人,她们应该不会在这种小问题上给自己挖坑? 随着见识的增多,他慢慢地意识到那种观点真得很正确! 但,今天,为何自己会站在这里了呢? 在将这个答案之前请容许我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会告诉你们我实在是没话说了,想拖稿吗!) 曾经有邻居两个人A和B,这两个人都想买一批玉米储存起来,究竟干啥用我们就不说了,只是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拿出了十万块钱。 A这个人很聪明,他找来了一支笔一张纸板,在上面写上了收购玉米的大字,然后挂在了自己的仓库门前,而人则躺在一旁悠闲自在的。 相比而言B这个人就傻多了,他带上钱来到了一家农场,拿这十万块钱包了一块农田,买了种子化肥农药,然后亲手种起了玉米··· 三五个月的时间飞速流逝,经过这几个月的悠闲,A平均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买到了十万斤玉米(不要在意效率,故事嘛!)。 而B因为是自己种的田,吃了很多的苦,不仅晒黑了还变的瘦了,不过他的玉米平均价格却要便宜得多,除去了地租、种子钱、化肥钱等等乱七八糟的钱只合到每斤九毛钱。但是他的十万块却也花光了,也只是储存到十万斤,因为把玉米从那偏远的农场捣鼓回来却发现路费恰好花掉了剩下的一万块。 A选择了悠闲的三五个月,B却选择了忙碌的三五个月,他们花费同样也达到了同样的结果。 若是在现实中,A这个人或许还是把B嘲笑一顿,但看似一样的结果他们的结果真的一样吗? 是的!心境上的历练反映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精神力的突破,但那历练却只存有最直接的结果吗?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去在乎目的,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 而修炼就是一场那样的旅行! 突破只是目的,而过程才是根本!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放弃了最初的想法,踏进这滚滚红尘。他深信,强者不是因为强大而变得强大,而是因为认清了渺小才变得强大! 而历练的过程就是在认识渺小的过程! 那种渺小不是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