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传奇_第七十三章 回谷探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回谷探亲 (第3/4页)

这样啊,怪不得这里都有老鼠了,原来是爹很久没打理了”

    “哎,我的好师弟啊,你真是傻得真可爱啊”易丹调侃道。

    “这,这有什么奇怪的?以前咱们在家的时候,爹娘从来没有住一起过,我哪里想得到这些嘛”佑铭傻里傻气地说道。

    “他们是你爹娘,在一起住很正常啊,你连这都想不到,真是‘笨蛋娘给笨蛋开门,笨蛋到家了’,哈哈,哈哈”这一刻,易丹仿佛又回到小时候,与师弟在灵犀谷打闹的日子,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无忧无虑,快乐自在。

    “哦,我爹娘现在一定是和好了吧?是不是咱们离开了这里,他们也没人聊天了,所以就住一起了?”佑铭傻傻地问道。

    “你这次倒是挺聪明的嘛,以前咱们住在谷里,他们要照顾咱们,所以没有太多在一起的时间。现在咱们离开了,他们才能有单独在一起相处的机会。”易丹说道。

    “恩,那咱们这次咱们早点走吧,不然他们又要分开了”佑铭说道。

    “师父和师娘以前是因为怕别人的眼光,现在一切都释怀了,所以也不会太在意这些了,所以没关系咯”易丹说道。

    “好吧,我明白了,咱们赶紧烧水吧,一会儿他们都等不及了”佑铭说道。

    “好啊,但是以后见了老鼠,别再一惊一乍的了?要像个男子汉一样,你知道吗?”易丹说道。

    “好吧,我知道啦”佑铭抓抓脑袋,尴尬地说道。

    不一会儿,佑铭和易丹二人,将热腾腾的茶水和大枣送到了上虚居堂内。见理贤苗秋雨,和宇文颂先、左划天二人聊得正欢。

    “左大侠,宇文大哥,茶水和大枣来了,请几位喝一点吧。”易丹端上茶水说道。

    理贤听了易丹这话,连忙制止道:“丹儿,怎能如此没礼貌?宇文先生是江湖英雄,比你大一轮还多,连我都要尊称兄弟,你怎能没大没小地直呼大哥呢?”

    易丹一脸委屈,刚想开口解释。这时,一旁的宇文颂先连忙说道:“理贤大侠误会了,是我让她这么叫的。我这个人,从来不拘小节。只要投缘的人,管他男女老少,都是兄弟。我与令徒十分投缘,所以没有计较这些。都是江湖好儿女,哪管长幼与尊卑”

    “哈哈,哈哈,宇文大侠不拘小节,快意江湖,真乃在下钦佩之人也,来,咱们喝茶吧”理贤说道。

    佑铭替大家倒上茶水,说道:“是啊爹,宇文先生不但快意江湖,而且还滑稽风趣。孩儿都觉得,倍感亲切呢”

    “听宇文大侠的姓氏,应该出自鲜卑复姓,敢问宇文大侠祖居何地啊?”理贤话锋一转问道。

    “理贤大侠猜得没错,在下的祖上,的确可追溯到漠北鲜卑故地”宇文颂先说道。

    “这么说,宇文大侠祖上真鲜卑人了?”理贤眼前一亮。

    “是啊,据祖辈们说,我们宇文部,原是漠北草原上的匈奴与东胡鲜卑人混居演化而来。十六国时期,南下融入了汉人之中”宇文颂先说道。

    “太好了,在下的祖上,也东胡鲜卑归化而来,咱们还算是同根同源了。”理贤高兴地说道。

    “是吗?请问理贤大侠贵姓?”宇文颂先问道。

    理贤道:“哦在下原本姓‘元’名‘忠理’,理贤只是在下的道号”理贤说道。

    “真是没想到,理贤大侠竟是北魏皇族后裔。在下失敬失敬”宇文颂先作揖道。

    “哪里哪里,都是几百年前的旧事了,现在早已没有什么皇族,咱们都是普通百姓,宇文大侠不必客气了”理贤说道。

    “没错,想当年我宇文氏,也是北周皇族。不过早已是过眼烟云,浮世尘埃了。正应了那句话,只有千年的百姓,没有千年的帝王啊”理贤听了宇文颂先这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一旁的佑铭看着理贤,一脸茫然地问道:“爹,你说什么?原来我不是唐人啊?”

    “你怎么不是唐人啊?你母亲是唐人,咱们世代习唐俗、写唐字、住唐地,行唐礼。但咱们早就已经是唐人”理贤说道。

    “理贤大侠说得没错,想当年先祖宇文泰,曾对胡汉融合做过不少事情。从他那时起,胡汉融合之种,便已生根发芽”宇文颂先说道。

    “没错,先祖拓跋氏也做过这样的事。只是被人蓄意破坏,没有成功。而宇文公接力将这件事情推下去,也是成果颇丰”理贤说道。

    “先父为在下取名‘颂先’,就是寓意赞颂先贤们的智慧。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英明决断,才有咱们今天,不分胡汉,不分你我,共享天下的融合局面”

    “是啊,咱们真应该好好感谢,那些古圣先贤们”理贤说道。

    “爹,据我所知,拓跋部原本是鲜卑人,当初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南侵中原,你争我夺,血腥杀戮,搅得天下不得安宁。如此残暴不仁之事,岂是我辈读书明理之人愿意接受?我可不愿再当什么鲜卑人了,我不要姓元,我要改姓”佑铭执拗地说道。

    “孩子你多虑了,鲜卑人南下之后,都融入汉人之中,世上早已没有了鲜卑人。今天不管是姓元,还是姓宇文的人,都是泱泱华夏的一份子。再说,就算是鲜卑、匈奴,那又如何?他们也曾骁勇善战,英雄盖世,都是我们共同的先祖。”理贤说道。

    “爹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佑铭疑惑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难道爹还会欺瞒你不成?你可不要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理贤说道。

    “理贤大侠此言差矣,其实还有少量的鲜卑人留存于世的。只不过他们所在之地,已不再是鲜卑人说了算了。”宇文颂先说道。

    “真的吗?果真还有少量鲜卑人留存于世?请问他们今在何处?”理贤问道。

    “据祖辈们讲,在遥远北方的小海一带,还有少量鲜卑人后裔存在。他们在小海以打渔为生,世代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宇文颂先说道。

    “小海?那得是多远的地方了啊?”佑铭问道。

    “小海在大唐之前称为北海,从这里一直往北,少说也有上万里。”宇文颂先说道。

    “书上说,越往北走,天气就会越冷。上万里的话,那得是多苦寒的地方啊?”佑铭说道。

    “那里虽然寒冷,但是倒也不苦。”宇文颂先说道。

    “此话怎讲啊?”佑铭问道。

    “那小海巨大无比,深不可测。有丰富的鱼虾和肥美的草原,足够他们世世代代,安乐无忧地生活了”宇文颂先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