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黄巾宿命(一) (第2/2页)
国后期的邓艾灭蜀后。而且魏延死后,蜀中因无大将,只让他做先锋,所以人家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说明了蜀汉自从五虎上将、魏延等逝后,只有廖化能独当一面;二说明了蜀汉人才的匮乏。 他也是为数不多的能从汉末活跃三国后期的将领,丁奉、廖化、马岱、张翼及司马懿的堂弟司马孚等。 “廖尊者,观你面貌谈吐,不说豪门大族,也是书香之家。怎奈落草为寇了?”本公子好奇,人家都说了,穷的闹戈命,你丫一大地主能戈自己的命吗? “刘将军说笑了,天公将军并非你所想那样。我家住南阳汉水,是当地大族,故从小见惯了尔虞我诈,逼良为娼,朱门rou臭。是自愿追随天公将军,将军熟读【天书】,知晓大道至公,故想天下大公,人人平等。”廖化坐在席上,喝了一杯,轻声解释道。的确,很多人能为自己心中的信仰去牺牲,去挨枪子,去炸碉堡,还有什么不能做的?信仰的力量,真的,是神奇的,是不可战胜的。 敬了一杯廖化,他比我还年轻,却比我决然。敢抛弃一切,随张角前途未知的造反,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为了心中的梦想,一个公道,叹道:“当一个统治阶级,自己内部都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时,那也是真该灭亡了。廖化兄弟,在下表字子玉,敬你一杯”。 “喝,子玉将军。天公将军早已明见未来,谓我等道‘天下大公之人,必在此子,可继老道衣钵’,故才在北邙山等候将军。恰逢水镜先生司马徽来寻将军,与之大战一场,伤了元气。”廖化几杯白酒下肚,掏出了实话。原本他是谨慎之人,怎奈黄巾军中多是农民,自己又有文人相轻的气节,很少能够喝在一起,所能交谈的也有限,倒也把本公子当作了兄弟。 他是无意说出,可听者有意。尼玛,吓得本公子手心都是汗,真的,我感觉活了二十多年,最让我自豪的还是十八岁那年考上武汉大学,一向不登门的二伯,提了一支猪腿上门,逢人就说‘陈平这小子长出息呢,光宗耀祖啦。’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县状元的二伯。虽说穿越到三国以后,遇到了不少光怪陆离的事,更离奇的是张角还告诉我,小爷是帝星转世。我想干一番事业,可真没想当皇帝。
夜半时分,我清晰的记得,本公子正在与廖化喝酒,眯了一个盹。怎么到了一间密室?拍打墙壁,周遭是天然大理石,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虽然密杂却有意无意对照诸天星辰。仰视苍天,只见满天星辰遍布。 “刘公子,不用找了。老道在这儿。”张角端坐祭台上,眼角又多了几道鱼尾纹,听来有气无力。不像初次见面那般精神抖擞,此刻却如即将坐化一般。 张角唤我上了祭坛,摆在案牍上的书简,层层叠叠,书墨绚香,扑鼻而来。最里面的书简篆书‘太平清领道’。传说中张角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皆是书中所载。不禁起了兴趣,但又在后世听得传言,攻习这等道法,重则家破族亡,轻则断子绝孙。三缺五弊,犹豫不决。 “天道之法,在公在勤。公者,纳世之胸怀,包罗万物之心;勤者,自修培性,善谏力极。惟齐备二德,方能顺天应器,救世展图,外则扬名海内,入则敛性凝心,是为‘杰’。”张角朗声道。 本公子一呆,细细品味句里的意思,越发觉得境界高远,比之自己从前所学的子经史集,更有一番气概,不由又反复念了几遍,打开书简,只见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顿时好奇心起,读起了序章: “余蒙天顾,得《太平要术》,既受天命,当极精尽力,创‘太平’一道,扬法弘德,以救万民于水火。惜时不予我,难成大业,恨不能传天训于世,虽死而憾也。”。 “贫道起于恒帝年间,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恶果将近。小友,可代贫道行道。”原本鹤发童颜的张角,此刻在星光下是如此的憔悴、老迈。 一个时代即将落幕。 “所谓‘公’,乃求天下归一,同心同德,因而尽是兵法奇谋、天文地理、安邦治国之道;所谓‘勤’,乃自身修心养性,锻筋练骨,因而记述了养气之法、医术卜算、武功兵械,可谓包罗万象。”张角《太平清领道》虽分为三卷,却有书简八卷,按五宫八卦分列。 本公子每读完一简书,老道便把读完书简扔到火盆,口中念念有词‘烧了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