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章 行贿(第二更,求支持) (第1/2页)
这一年是公元1854年的9月,也正是“零丁洋海战”结束后不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几乎全世界……嗯,至少在远东,人们都在关注着广东,关注着这里的局势发展,关注着珠江口,关注着这里的审判,不过这一切并未影响到这里的贸易。 似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束-双方会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战争,毕竟,美国并不是英国,永远不可能像英国一样。 一个来自印度、不满22岁的犹太人沙逊大卫沙逊,身穿英式的西装来到了广州,从印度到广州,搭乘快船的话一般只需要一个月航程,但是沙逊大卫沙逊却用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作为沙逊家族的第三个儿子,他早已经将广州视为他冒险前来谋生的终点站。 他的两个哥哥分别在上海以及印度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他之所以来到广州,就是想要在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广州将是沙逊家族的事业开端。 “沙逊先生,我们现在是进港,还是先泊停在这里?” 船长的话打断了沙逊的思绪,思索片刻沙逊才说道。 “船先停在这里,我先上岸!” “好的,先生,但是我的建议是如果可以的话,要尽快把货送上岸,毕竟在海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损失。” 船长的提醒让沙逊点点头,随后他立即的说道。 “我当然知道,要知道这可是我的敲门砖!” 沙逊大卫沙逊的语气显得极为自信,与他的父兄不同,为了打开这个市场,他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海上耽搁了足足一个月。 东方渐露曙光。性急地沙逊便立即下了船,他搭乘一条舢板上了岸。这时,岸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个中国人,这些人是码头上的苦力,他们正在搬运着货物,这些苦力一个个精瘦而又结实,大都剃着光头,下身一条 蓝粗布扎脚长裤,有的穿一件围腰白大袄,有的只穿着背心,在肩上衬一块垫布。两人配对、用杠棒将堆在船上的数十只木箱,在监工的注视下,走过摇晃跳动的跳板,抬到岸上,再把木箱分成两叠,平衡地放到羊角车的两侧。然后.一个用绳在前面拖拉.一个在后面住车杠,把稳方向,朝前推送。要着铁皮的木轮,一路上发出叽叽哒咕刺耳的声响。 等脚夫们将木箱运完后,沙逊才向送他上岸的大副告别。 “你不是要到见中国的官员去吗” 大副用手指向渐渐远去装运木箱的独轮车队伍, “我刚才向别人打听了一下,这些货物都是官府采购的,他们送去官府,你就跟他们走吧!” 沙逊连忙再一次向大副道谢行礼,离开舢板急速去追赶车队车队,在路上那些车夫们使足力气,加紧步伐,急速地向前行进着,很快他们进入了车站附近的一间仓库,在那间仓库的大门处,他见到一名军官,似乎在清点着仓库,于是他连忙走了过去。 “你好,先生,我是沙逊大卫沙逊,我希望能够见到你们的长官,我将会向你们提供一笔资助。” 沙逊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一直在练习着这句汉语,再多一句他也不会。 资助? 在接到从军队转来的报告时,李子渊有些不解的看着面前的军官,然后询问道。 “你确实他说的是资助,而不是和你们做生意?” 做生意的找上了军队,难怪林郁青会把皮球踢到自己这里。 “他资助的是什么?” 李子渊好奇的问道。 “马!” 领佩少尉军衔的青年军官吐出了一个字,然后继续说道。 “178头阿拉伯良种马!” 接到从广州发来的电报,两个星期前,在上万工兵以及战俘的努力下,广州至武昌的电报线路终于铺通,也使得督府可以赁此掌握三省的情况,现在看着这份电报朱宜锋不由的挑了下眉头, 178头阿拉伯良种马! “这个沙逊送来的礼倒是挺厚的啊!” 或许胡林翼并不知道阿拉伯马是什么,但是却知道军马于义军的重要性,现在义军用的不过就是一些南方的劣马。 “大人,这些马的肩高在142到153公分之间,若不然,我看就留在督府吧!” 显然胡林翼并不知道这些马的重要性,他的话让朱宜锋笑了笑。 “润芝,你不知道,这阿拉伯马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