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血染避难所 (第1/2页)
墙上老旧的时钟正滴答作响,扰动着房间中每个人的心绪。不觉中,时针与分针重合在最上方。 “中午还是半夜?”旁边的男人扭头问道,顺带吐出一圈烟雾。 “半夜。”楚梓皓低头看了一眼腕上的电子表,手中的笔并没停止。 “小楚,你来这也有两三个月了吧。”男人搭话道,朝楚梓皓递了一根烟。不远处两个青年直勾勾盯着男人夹烟的手,目光像饿狼般饥渴——在避难所中,烟和酒甚至比食物消耗速度还快。失去希望的人们将自己破碎的灵魂寄托在它们身上,试图逃避这残酷的现实。 “三个月整。”楚梓皓用左手接过烟,轻轻放进外套的口袋,“怎么了秦叔?有事?” “啊,没有没有,就看你这年轻人不怎么说话。昨天小刘告诉你上海的事了吧,没想到你这么淡定。”男人憨笑两声,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表达安慰。 楚梓皓停下手中的笔并合上日记本,将头扭向男人,勉强挤出一丝微笑。 “不淡定又能怎么样呢,这里失去家人的又不止我一人。”他环顾四周,在这异常拥挤的房间中,比灯光更昏暗的是人们的面庞。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已是每个人的常态。他们或靠在墙边或躺在冰冷的地面,少许教徒在做着无用的祷告。 “补给已经迟到两天了,这儿剩下的食物怕是撑不过明天。”男人深深叹了口气,将本就杂乱的头发挠的更加不堪。沉默了许久后,他吞吐着说道,“我打算带老婆和女儿回地上。” “再等等吧,会来的。”楚梓皓心不在焉地安慰道,显然他自己也有些担忧。 “不会了。”旁边一位抱着婴儿的女人插话道,“小刘今天出去过,他说......战事已经蔓延到合肥了。” 楚梓皓明白女人所说的战事并非世界大战,而是近来激化的国内战争。核战争开始后,国内交通基本瘫痪,加之社会动荡,中央对各地的控制日益减弱。现今西藏的地下堡垒已经完工,政府大部分军队都已转移到其中,只剩下少许部队象征性地留在各省份。随着不法势力的壮大,珠江流域的犯罪分子统一了组织,自称为“华夏雇佣兵团”。这支杂牌反叛军队在乱世中如鱼得水,三个月便攻陷守军空虚的南方十二省,并一路势如破竹向长江流域发展。 南京已在核裂变中消逝。合肥,就成了南方最后一道防线。 “爸,妈喊你。”楚梓皓的思绪被一声柔和的呼喊打断,回头,人群处一位少女正朝这挥着手。那是秦叔的女儿,名叫秦朗。三个月来楚梓皓每次见到她,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仿佛世界末日与她毫不相干。 “小楚我先走了,我们计划明天出发,想去西藏试试运气。”男人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离去前又从口袋中掏出一整盒烟递给楚梓皓,“如果你愿意,可以和我们一起走。” “行,我考虑考虑。”楚梓皓点点头,目送男人回到妻女身边。他很羡慕秦朗,羡慕她的家庭仍安然无恙。在这个时代,这是最大的幸福。 他开始怀念自己的父母,怀念那颗小行星到来前人类的黄金时代。想着想着,眼皮渐渐沉了下去,周围难民的抽泣成为他熟悉的摇篮曲。 睡意朦胧中,一声沉闷的轰鸣震碎了他内心少有的安宁。半梦半醒间他感到地面剧烈地震动了三两下,头顶挂着的台灯在摇摆中闪烁起来,整个房间明暗交替——这样的场景让他霎时睡意全无。四周人群开始躁动,向来警觉的楚梓皓立刻站起,望向噪声最集中的地方——避难所出入口。伴随着土石崩裂产生的扬尘,轰鸣声仍在继续,显然是地上有人试图强行进入。 避难所内乱作一团,所有人都想逃跑,却不知逃向何方,只能在这个圆形的屋子内兜着圈子。 “同志们,不要慌乱!”广播响起,是所长的声音,带有一丝故作的沉稳。 “合肥已经沦陷,叛军正在进行扫荡。”他说,随之而起的是人群的一阵阵哀叹,“据南方的同志所说,叛军对待平民的方式有三种:接纳归顺的,奴役投降的,杀掉反抗的。” “现在地上的是叛军一支二十人小队,避难所还剩余十几把步枪,我们的防御工事还能撑三十分钟左右。请各位立刻做出决定,想战斗的请起立,归顺或投降的请坐下。” 人们的哀怨声停滞,空气似乎也凝固了,大家向四周张望着,缓缓地弯下膝盖,坐到在冰冷肮脏的地面上,中唯有两三人仍站在原地,秦叔是其中之一。 至于楚梓皓,他认为被奴役或牺牲都并非最好的选择,所以并未理会所长,只身前往通向地下二层的楼梯。 二层本是用来储藏食品药物等补给的地点,阴暗潮湿的环境十分易于躲藏。楚梓皓向楼层深处走去,脚下废弃的塑料不时被踩的咔咔作响,偶尔几只老鼠从他的鞋底掠过。储藏室是开阔的,百余米的房间只矗立着十来根破损的立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