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扑朔迷离 (第2/2页)
这五个方面保证人民的生活,那这个社会就是良性的社会,就能健康发展。 将各种种样的成本加进来,再参照当时的平均物价指数,地主富农们终于发现,原来租金最多可以收三成,年利息最多可以收百分之十。 否则,就是杀鸡取卵,与人民为敌。 这些数字都是地主富农们自己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口服心服,爽快的去做了。 同时他们对义勇军,对刘铭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新鲜的做法,他们闻所未闻啊,恐怕上过学堂的洋学生都不懂。 临走,刘铭又建议他们把家里的逃债死债,全都拿出来,当着村民的面烧了。 这倒不用刘铭多费口舌,他们自己就想通了。反正是收不回来的钱,烧了,自己没有损失,还能搏个好名声。 烧欠债,宣布减租减息的那一天,整个刁翎村的人男女老幼都来了,比过年还热闹。 大会开过,一百多个青壮年不愿离去,全都要求当兵。 刘铭从中挑选最精壮的三十余人,编入义勇军,由屠夫日日cao练。剩下的人编入村卫队,他们不脱离生产,不领军饷,由雷老虎负责训练。 枪和人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军费的问题。 村民们太苦了,一个千把人的村子,不可能养活四五十人的游击队。游击队并不指望村民们供应吃喝。好在陈晨他们背包中,有不少银元,加在一起,总计五千之多。 刘铭毫不客气的将这些银元都没收充公了,由他来管理,并规定以后每人每月发放一个银元,官兵一致。 刘铭的做法,给自己赢得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绰号:吝啬鬼!
一切准备就绪,陈晨放了王麻子回去,左等右等却不见他领着鬼子来。 龙将军问道:“你们放王麻子走时,有没有留个把柄?” “什么把柄?” 龙将军说道:“效忠书啊,你们怎么办事的?” 刘铭脸色微变,暗骂自己还是太嫩了,连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没有效忠书,王麻子一到城里,翻脸不认人,然后再把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报告给鬼子。 这必然会给游击队带来灭顶之灾,也许游击队还能上山,但是村民们可不行,一旦鬼子狗急跳墙,来个屠村…… 如果有效忠书就不用担心这些了,倘若王麻子变脸,只需将效忠书往鬼子手中一送,他就死定了。王麻子不笨,他不会不顾忌自己的小命。 陈晨解围道:“这样也好,到时候我一刀劈了王麻子,正好给张民兄弟报仇。” 众人正苦恼呢,侦察班的李啸冲了进来:“鬼子来了!” “有多少?” “几百个!” “有多少挺机枪?” “几挺,不是,十几挺。” 在组建游击队的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就是队员们的文化水平。这些人普遍是文盲,想让他们专业侦察:如摸清敌人数量、装备,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 陈晨只好把头脑灵活一点的人编进侦察班,但这些不识字的侦察员口中,永远只有几个、几十、几百这样模糊字眼。 “我去看看!” 陈晨说着,人已到了门外,化作一溜残影,飞奔而去。 刘铭问龙将军:“龙大哥,你说王麻子是叛变了,还是照原计划去做的?” 龙将军想了一会,道:“我觉得前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倘若鬼子只是对付游击队,不会带这么多人来。” “这个不好说。”刘铭皱了皱眉:“上次,鬼子一个班再加上两个班的伪军,总共三十多人,被我们打得全军覆没。如果我是鬼子指挥官,我会认为游击至少有一百人以上。对付一百人的游击队,我需要出动两到三百人。” “当然,如果有可能,我会把所有的部队都带来,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围歼敌人。所以,现在出现几百个鬼子,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龙将军不以为然:“鬼子骄横惯了,根本就不把中国军队看在眼里,更何况我们这些游击队?他们对付有上千人的刁翎村,才来了三个班,有这种自负心态,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小心了?” “你认为鬼子应该来多少?”刘铭反问道。 “两百人顶天了。” 刘铭苦笑起来,李啸报告的是几百人。两百人自然也在几百人的虚数范围内,这样一来,他们完全无法判断王麻子是否真的叛变了。 没有确切的情报,就不好制定相应的战术。 “我想北面也需加强侦察,小心鬼子两面夹击!”刘铭说道。 雷老虎起身:“我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