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爱因斯坦 (第1/2页)
有了希特勒这挺舌头机关枪,处于内外交困中的德国总统兴登堡根本招架不住,没几分钟,就答应了与义勇军的合作计划。 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同意,刘铭便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是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到处宣扬黑龙江招工之事。条件给得十分的优越,义勇军负责他们的路费,工钱与德国一样,工作满五年,还可以在中国免费申请一套房子。 这么好的条件,别说那些失业的工人了,就连在职的工人都想去中国看看。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一经传开,顿时在德国引起了轰动。这几天连游行示威都没有了,工人们都忙着去报名。 刘铭要招一百万工人,可是报名来的却不计其数。这样他就变得挑剔起来了,年龄太大的不要,有病的不要,技术差的不要…… 这么大的工作量,刘铭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他委托德国政府帮忙办理。原先兴登堡对合作的事还不太乐意,但当他看到德国因为这个居然没有人举行游行示威了,心中大悦,忙上忙下,几乎成了刘铭的管家。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刘铭的话有所怀疑,许多工人担心拿不到钱,担心在战乱中的中国,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了搞清中国的状况,凡是刊载有中国消息的德文报纸都被抢购一空。而精明的德国报界,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有意识的多报导中国的事情。 特别是有关于黑龙江,有关于义勇军的事,个个都成了头版头条。当德国人发现,这位自称陈晨的人就是在七十二小时之内干掉三千日军的东方战神后,顿时信心大增。 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另一方面是报纸的推波助澜,陈晨很快就成为德国,仍至整个欧洲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现在再想搞低调外交,已经做不到了,那干脆就高调进行。刘铭在忙着招工的同时,开始遍访德国名人。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爱因斯坦。 此时的爱因斯坦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相对论已经发表,他在物理学的三个方向都取得了令人睹目的成就。 作为科学泰斗,世界名人。想要挖走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位痴迷于物理学的老人,对政治和军事不感兴趣。 为了求得一见,刘铭玩了个小花样,他在拜贴上写了一句话:“假如人跟着光跑,会看到什么?” 这是著名的光速跑问题,也是爱因斯坦这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对爱因思坦,有着无穷的诱惑力,本来想拒绝接见刘铭的他,居然穿着拖鞋出来了。 爱因斯坦无视刘铭身上的一切,他脱口问道:“你们也在研究光速问题?” 刘铭见到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心里一阵激动,这可是他曾经的偶像。他们这些玩家进行的时空穿梭,从本源上讲,也来自相对论。 细细的打量着这位科学巨匠几分钟,刘铭想把他的样子永远记在心中。一头乱糟糟,爆炸式的卷发,如同一只狮子,中等身材裹着宽松的睡衣,脚上套着两只拖鞋。 刘铭来见爱因斯坦不光是因为崇拜,主要目的是把他挖到中国。纳粹上台后,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遭到了迫害,不得不避居美国,结果让美国佬捡了个大便宜。 现在无论于公于私,刘铭都觉得他有必要改变爱因斯坦的命运走向。 听到爱因斯坦非常急切的询问自己问题,刘铭心中暗暗窃喜,鱼儿上钩了。不过他打算吊吊胃口。 于是,刘铭默不作声的走进了爱因斯坦的家,他将双手背在身后,似乎在欣赏这里的一切。 仆人上茶后,刘铭才坐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爱因斯坦一直亦步亦趋的跟着,他摩挲着双手,焦急的模样看得刘铭都想笑。 喝了茶,过了几分钟,刘铭这才说道:“在中国有四亿人,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尊敬的教授你想想看,如果其中有万分之一在思考这个问题,会有多少人?” “四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