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未雨绸缪 (第2/2页)
州,宁远的退路,咱们便是挖了地道也是枉然。咱们只要一出现在大凌河去往锦州的道路上,就会被建奴侦骑发现,进而陷入重围,最后全部身死。”李继业皱眉道。 “是啊,将军,咱们就算能从地道里走出来,也会被建奴发现而被包围,不知这地道挖来有何用处?”杨德胜也是迭声问道。 “呵呵,诸君,切莫着慌,按照常理,地道的出口应当是在西边儿,这样咱们退回大明的时候,跑的路就少些,对不对?”刘仁玉微笑着问道。 “自然是的。”一众将官们点点头道。 “是了,按照常理是这样,不过我却想把这个地道往东挖,地道口开在东边儿。”刘仁玉笑意满满道。 “东边儿!?将军,东边儿是建奴的老巢,咱们从东边儿走,那可是进了狼窝了。”一众将官们万分惊诧道。 “然也,诸君,既然你们都觉得咱们往东走是自寻死路,建奴自然也会这么认为,所以他们必然会把防守的重点放在西面儿,北面和南面儿,唯独对东面儿不会重点布防,尔等以为然否?” “将军言之有理。”一众将官们连连点头道。 “所以咱们从东面儿出击,直入建奴腹地,建奴必然是猝不及防,咱们一路冲杀,完全可以走朝鲜,然后进入皮岛,再坐船回到大明,你们觉得我的全身而退之计如何?”刘仁玉脸上略有得色地问道。 走朝鲜!? 一众将官们听到这个计策,都是目瞪口呆,呆愣了好一阵。
“诸君请看,”刘仁玉说完这个谋划,便用推杆指着辽东地图,向诸位将主们详细展示进军路线。 在刘仁玉的指引之下,一众将官们只看的连连点头。 “将军此计大妙,文山拜服。”马文山击先是节称赞一句,然后他又出声问道:“敢问将军,我军从地道出城,不能带辎重,撤退的路上所需的粮秣如何解决?”。 “问得好!诸君,崇祯二年十月,建奴也没带多少粮秣,他们又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刘仁玉反问道。 “那还用说,那帮建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在我大明依靠抢掠就食。”一众将官们愤慨道。 “这就对了,咱们从建奴的老窝过境,沿路村镇的所有女真人,无分男女老幼,全部诛杀,一个不留,他们的粮秣马骡,全部带着就是了。”刘仁玉冷冷笑道。 “将军,此计甚好,只是咱们手上只有一幅职方司在建奴起事之前绘制的辽东地图,年代久远,也不知道还堪不堪用?咱们到了辽东,该如何辨别去往朝鲜的道路呢?”马文山复又问道。 “此事亦不难,天启七年,奴酋黄台吉曾派阿敏领兵征伐朝鲜,他们阵中除了女真战兵之外,尚有不少阿哈。这些个阿哈多为汉人和朝鲜人,他们在建奴那里备受欺压,咱们到了建奴的老巢,便将他们解救出来,让他们给咱们带路,诸君觉得如何?”刘仁玉问道。 “敢问将军,咱们到了朝鲜,又哪里来的船队来接应咱们?”李继业询问道。 “到时候我去找杜小姐,让他帮帮忙,为我们谋划此事,他家世代经商,总有些人脉,我自会请他找到得用的船队来接应咱们。怎样,诸君,听完了我的战守之策,全身而退之策,对这次到辽东去筑城一事可有信心否?”刘仁玉询问自己的一众手下道。 “将军算无遗类,卑职等拜服,将军谋划如此之细,我军已然立于不败之地,卑职等愿意追随将军到辽东筑城,作战。”一众将官们迭声请战道。 “好,诸君有战心,我心甚慰,不过此次出兵辽东,咱们要想守住孤城,还需手中握有强军才成,诸君,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扩军的事。” 这一众将主们冷不丁听见扩军二字,无一不是精神大振,都两眼放光,张着耳朵细听刘仁玉如何扩充兵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