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秦川_第六十三章 急切的返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急切的返程 (第2/2页)

的回应着笑了笑。

    过了不长时间,那个男的扭歪着身子走了过来。朝着正清笑笑,然后坐在了正清对面。他大概四十五岁左右的样子,头顶的头发已经掉的差不多了,把周围多余的头发梳到中间稍微可以遮挡,一身粗布西装,过于宽大而显得很不合体,脚上的黑皮鞋长时间没有擦拭都快变成灰白色了。眼睛不是很大,笑起来都快眯成一条缝了,嘴唇周围胡子拉碴,笑起来的时候牙缝里还留有桶装面的渣子,胳膊下夹着一个黑色的皮夹子,应该是用来装钱的吧,正清这样想着。

    正清对于他为什么过来这边还有些好奇,但是出于礼貌还是利用脸部的肌rou运动笑了笑。

    “你也是从四川省回来的?”那个男人边问边从皮夹子里面掏出一个绿色的盒子,打开盖子在正清面前晃了晃,示意他从里面拿一颗。正清后来知道这是口香糖,做生意的人平时吃了饭,跟别人谈生意前都要吃一到两颗,为的是自己嘴里的口气不引起别人的反感。特别是北方人喜欢吃葱和蒜,这个东西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基本上外出做生意的人都会随身携带。

    “恩,”正清笑着朝对方摆了摆手说道,正清还没有在火车上同陌生人说过话,对于他这样的问题多少有点疑虑。几个月前,他来绵阳市的时候,家里人就说过,火车里面是个小社会,人来人往很复杂,在上面要注意避免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特别是他们递过来的烟、水或者零食什么的,都不能吃,里面可能有什么东西。

    那个男人见正清还比较拘谨,就把口香糖盒子放回了皮包里面。坐在正清的对面,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起话来。男人姓吕,我们暂且称呼他吕老板吧,以前也是农民,在黄土地里面刨食吃的。这几年政策放开了,他借着熟人的关系从银行贷了一笔钱,专门从四川省往回倒腾化肥。

    现在本省的果树种植面积不断增多,化肥的需求和价格也在蹭蹭的往上涨,他多少也有了些身价。他这次去四川省,就是签订今年的化肥供销合同去的,他说他一年销售化肥的纯收益最少两百万元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正清眼里是瞧不上这些没有文化、借着政策和冒失劲发财的暴发户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内心里面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心理在作怪。反正不管那个吕老板怎么吹嘘自己生意做的大,做的好,赚的钱多,正清就是不怎么搭理他。后来吕老板看说了半天,正清没什么反应,就敷衍了几句回到自己座位上面去了。

    正清这才把头转向窗外,经过一夜的奔跑,火车已经进入本省了。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回到西安,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在下车后的第一时间坐上回家的班车,他也就可以在晚上和家里人团聚。

    他可以把去四川省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所有的人听。他可以咒骂陈义炎的无耻和欺骗,他也可以用各种理由来搪塞这次从四川省回来是迫不得已的。家里人不会埋怨他当时的冲动,都会理解他,但是村里人,特别是那些正在“闲话中心”等着看别人笑话的人估计就不会那么容易理解他了。他会成为全村人,乃至全镇人的笑话,用不了几天,全县人估计都会谈论起,红星村有个读书很好的青年被人骗到四川省去做传销,最后因为拉不到下线灰溜溜回来的故事。

    他的性格是倔强的,好强的,他可以忍受人们这样的议论。因为他知道这没有什么,谁的人生还不经历一些这样的挫折呢,但是他怕家里人受不了,特别是爸爸和奶奶。

    他们都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们可以忍受穷忍受饥饿,但是不能忍受别人背后的指指点点,那是在向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发起挑战。正清可以想象,当父亲被别人议论的时候,他那干瘪黝黑的脸上会有怎样尴尬难看的笑容,他的心里又会经历怎样的伤痛。

    最终,他决定下车后不回去。他要在西安混出个样子,或者要等到某个合适的机会再合情合理的回去,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了。可是下车后去哪里呢,偌大的城市,他一个人都不认识,去哪里找活干呢?他又能干什么呢?

    他是学农牧专业的,城市里面的人都不种地,哪里需要农牧专业的工人呢。越思考越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最后索性什么也不想,就傻傻的看着窗外,他相信下车之后总有办法的。

    在宝鸡站停了五分钟之后,车子继续前进。正清的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是啊,马上就要回到离别的城市。尽管在那里他一无所有,但是他仍然倍感激动和紧张。

    我的家乡,我回来了,只有离开才能让我感受到,我对你是那样的依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