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正清开始上班 (第1/2页)
找工作的经历比正清想象的要简单很多。他刚开始去了火车站不远的图书城,那是一个五层楼的图书批发市场,里面很多的图书批发商都在找人干活。有些是在店铺里面卖书的,有些是负责从仓库里面往外搬运上架的。 正清在里面转悠了半天,最后进一家书店里面问了问,老板看他外表还比较斯文,又读过不少书,估计是想着他是块做销售员的材料吧。简单询问几句后,老板就直接让他第二天就来上班,一个月基本工资八百元,外加销售数量百分之一的提成。 正清是第一次听到提成这个词,他红着脸问了老板什么是提成。老板很诧异的看了看他,在扫了一眼店铺里面没几个人的时候给他解释,提成就是在基本工资以外,你卖出去多少书单独给你提的钱,这个是和基本工资分开的。 可别小看这百分之一啊,卖一百块的书就给你提一块。在这里你一个月卖五万元的书是很轻松的,相当于提成可以单独拿到五百呢。 正清最后是怀着感激和欣喜的心情离开那家店子的。是啊,明天就可以上班了,一个月以后他就可以用自己赚的钱养活自己了,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多么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啊。 但是,在回来的路上,他看到沿路的一家打印社在招电脑打字员,他觉得这个工作他更擅长。中专的时候学习电脑,其他同学都在用电脑玩游戏或者聊天什么的。只有他整天趴在那里背五笔输入法口诀,到最后他的打字速率和准确率都超过了他们的计算机老师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活应该比书店的活轻松,因为你整天坐着啊,还有就是这个活可以接触到书。打字员不光是在键盘上敲打着一行一行的文字,更多的是在和作者交流,当然对于作者书中的错误也要及时的发现并纠正过来。 他情不自禁的进入这家店子,店老板很年轻,估计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和正清简单聊了几句以后,估计是看着他比较老实,所以面试就这样通过,直接让他在里面的电脑前面坐下来。老板从桌子下面抽出一张报纸递给他,让他打其中的一则新闻。 正清看了看新闻,把手放在键盘上,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多少还有点生疏,有个别错误的地方,但是很快他的思维和手指的动作终于趋于一致,成篇的文档像行云流水一般从他的手指下流淌出来。 那个店老板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当场同意正清第二天可以来这里上班,并跟他说了薪酬,每个月固定工资九百元,其他的收入要看打字社当月的盈利状况,如果做得好,每个月再多给大家发一点奖金。 正清后来才知道,这个奖金的说法就是骗人的。不管你做的好坏,都是那仅有的九百元,但是当时他还是从个人喜好和擅长的方面选择了打字社的工作。这并不是说他不喜欢书,他是喜欢书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去做销售员,可能是经历了绵市之行后他对于自己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开始有所怀疑吧。 相比之下,打字员相对简单一些,大道至简这是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更有一点这里的工资比书店要多一百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足够他在这个城市里面生活半个月了。 他简单的算了一下,九百元除去自己吃饭和单独租房的费用,到时候差不多能够剩五百元,他就把这五百元攒起来,等几个月以后攒到三千元了他一次性的寄给家里。这是他眼下能够为家里做的唯一的事情,在不成为家里的负担的同时努力的帮助父亲撑起这个家。 那天晚上他们收摊时间很早,正清破天荒的请刘明出去吃大排档。这么混乱的场面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各种烤熟的食物的味道飘散到空中,吸进每一个人的胃里,刺激着路边人来人往的过客加入到这场狂欢盛宴里面。 两个人点了二十串羊rou串和一盘鸡翅,狼吞虎咽的咀嚼着这样的美餐。对于整天奔波的刘明来说好久没有这么敞开肚皮吃过东西了。而对于正清,这可是第一次这样肆无忌惮的花钱。 打字社并不是很大,在平时打字的同时还兼营复印和扫描业务。那个时候的电脑设备都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有的复印都是一张一张的放进去。 苏正清在打字社的生活过的很充实,每天按时上班,按时完成当天的打字任务就可以走了。刚开始他的打字量和其他人一样,他下午可以很早就下班。后来他发现早走也没有什么意思,总是在路边逛来逛去,还不如在打字社里面给其他人帮帮忙。 加上正清,打字社一共有三个打字员,平时主要是帮政府部门打印一些文稿、制作一些表格,都属于比较简单的业务。正清脑子比较聪明,在平时打完字之余经常研究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