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前卫_第九十二章解决灵魂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解决灵魂问题 (第2/2页)

转脚还能踢到球,以致达到控球的高难度动作。

    至于马赛回旋,可以从很多足球体育视频上看到,球是几乎一直贴着地面滚动着,这不是贴地斩,就是滚着。球员也是顺势接连转身控球,避开对手抢球,亦或说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对手。

    教练高声而又详细解释了马赛回旋的由来,他说有人认为,真正最早在国际A级比赛使用这个动作并且留下记录的,是前阿根廷国脚罗德里格斯。

    此人成名早于马拉多纳。至于发明这个动作的人,可能是哪个业余球员,甚至可能是某个爱踢球的卖阿根廷烤rou的球迷也说不定。这个根本就无从考证了。

    但是马拉多纳是第一个把这个精彩的过人动作带到欧洲赛场的球员,这就是国外把这个动作命名为“马拉多纳过人”的原因。

    英超利兹联队,90年代出版的一套全彩图足球书籍中就有这个动作,当时的命名就叫“马拉多纳过人”动作。

    然而,最终记住的,人们还是称之为马赛回旋!

    为何呢?就在于出生于马赛的齐达内,把它发扬光大了,而他因伤退役后,马赛回旋就成了绝唱,后来很少有人做的像他那样娴熟、自然而又优美。

    当然,随着齐达内退役,也令法国队一蹶不振。因为没有人能够取代齐达内,失去了这个灵魂,法国早已经六神无主,11个没头苍蝇,在场上各自为战,这样的团队要想在世界杯上走远,实在是勉为其难……

    对于教练这番详细解释,大多数学员是听得津津有味,可黄小伟早就在网上看过,他现在收获到的不是马赛回旋,而是对“灵魂性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支国家队,仅是因为灵魂人物退役,就一蹶不振,太可怕了!这有点像中国的一个成语:群龙无首。

    是的,这可不是中学生足球联赛,也不是某些普通的足球俱乐部之间的比赛,而是动辄甲级联赛,亦或世界杯。

    不过,这对于黄小伟来说,却是很容易地解决了,因为他是中国人,最熟悉如何处理“群龙无首”的问题。

    事实上,这不是他的本领,是从电视上学来的。

    黄小伟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抗战剧,就发现了我国早期的工农红军、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

    他们就完全没什么群龙无首问题。

    好比战场上,团长战死了,那就营长顶上,营长战死了,那就连上顶上,连长战死了,那就排长顶上,排长战死了,班长顶上。班长也战死了,那就立即会有一战士顶上,最终全体战死,也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所以,他转身悄悄跟吴淞等队友说:“下午,我们还可能会亲身体验的,也许到时会需要我去独当一面,充当重炮手;也许我仅是指挥两三名队友配合进攻,那么剩下的球员由谁指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场上教练在大声讲。

    黄小伟这边十一个学员在小声讲,嘀嘀咕咕一阵子,还真给他们想出了办法,他们清楚,灵魂性人物并不仅仅是指挥问题,还牵涉到士气,但是却可以通过“分段”指挥来解决。

    首先,大家依旧是一致推举黄小伟为队长,也就是灵魂性人物。

    其次,由于黄小伟将吴淞、黑衣教主、小SC设定为铁三角,所以他们三个可能会经常配合黄小伟发起攻击,那会儿,就由黄小伟独立指挥;剩下的球员,由东北虎指挥;

    如果黄小伟单独行动,就由吴淞来指挥铁三角,并同时指挥剩下的所有队员。

    要是分成三梯队进攻,比如黄小伟独自杀出,铁三角乘势压过,两名中卫也紧跟而上,那名剩下的后卫东北虎、华南虎等,就由东北虎指挥。

    当然,对于门将,大家一致认为,无人可以替代黄小伟的指挥权。

    哪知道他们在一直小声嘀嘀咕咕地,被教练发现了。

    教练很恼火,但是对于这些他眼中的小家伙,教练又只能强压怒火。

    他停住不讲了……

    教练一不说话,黄小伟他们嘀嘀咕咕的声音,就显得大了,其他学员都盯过来望。可是呢,黄小伟他们十一个学员是低头低低嘀嘀咕咕,并没在意到“外面”发生什么。

    他们还是嘀嘀咕咕的……

    教练实在忍不住,他轻步走过来,忽然喝道:“大声点,其实你们可以大声点!”

    “啊……”黄小伟等学员,这才慌了手脚,不过,黄小伟还是低声嘀咕:教练,我们在商量正事……

    ……

    (二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