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艺西渡到大唐 揭身份贼人有来头(1) (第2/2页)
先观望一下大唐的情况,如果大唐亡国了,他们派去的使臣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了,因为上一次天宝大乱带来的震动和恐惧还深深根植在这些大臣的脑海中。 团藏和龙纪失去来大唐的机会,两个人又无法返回师门,没了退路的两人最终决定铤而走险,加入了偷渡大唐的船队。当时日本有许多失去了土地的穷苦农民,他们从那些流浪武士口中得知了大唐的存在,听到那些武士把大唐吹嘘的遍地是翻身发达的机会,许多人都活了心,于是常年有在日本活不下去的人或者是想要搏一下命运的机会主义者乘船偷渡来大唐,不过因为偷渡者造不起官方遣唐船那样的大船,他们所能乘坐的都是大渔船改装的船只,并不具备远洋的能力,所以这其中的成功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人都丧命于暗波汹涌的风浪中,葬身海底喂了鱼。可是团藏和龙纪却成功了,他们所乘坐的船只居然顺利的抵达了大唐,同船的四十几人中只死了七八个人。不过等到团藏和龙纪两人真的到了大唐以后,他们才发觉大唐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受尽了冷眼和嘲笑的同时还被歹人把钱财骗了个干干净净,初受打击的他们为了生存很快堕落成了盗贼,凭着一身功夫两人连犯大案,渐渐成了官府重金捉拿的对象。后来大唐官府想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捕快卧底在了团藏和龙纪两人的盗贼团伙中,趁着上元节贼窝里饮酒作乐的时节,给所有人下了迷药,然后来了个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这一伙盗贼,当时论罪团藏和龙纪两人本应被斩首,可恰巧这一年代宗皇帝听了元载的进言开始尊崇佛教,大唐全境到处修庙建寺,五台僧人奉代宗之令散之四方以传佛事,地方官员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也都开始崇尚礼佛,只不过皇帝信奉佛教是真心认同佛教的理念,地方上的官员信佛却是流于表面做做样子,所以他们做的不过是些假仁假义生拉硬拽的仁慈,而且这仁慈也用偏了地方,他们居然放了团藏和龙纪,还给了他们两人一笔钱,让他们到长安去向朝廷讨个官职做。
当时大唐朝廷对于境内的外国人都是十分器重的,凡是有些才能的人都会被朝廷任命些官职,虽然官职不会太高,但是已经比他们在日本时的待遇不知高了多少,团藏和龙纪两人也觉得终日为盗不是长远之计,想起了几年前初来大唐时的意气风发和满腔抱负都觉得有愧于心,想到远在日本的师父更是惭愧。于是两人决定解散了盗贼团伙,让手下的盗贼投军为大唐效力。地方官员得知后当然欣然接受,不仅得了一批人马,还解了地方上的匪患,那父母官大喜之下,写了一封推荐信给他们两人,让他们到长安投奔他的远房舅舅。 团藏和龙纪两人到了长安后,找到这父母官的远方舅舅,原来这人在长安做官,虽不是什么大官,却能再当朝大员面前说上几句话,很快团藏和龙纪两人就与几百名外国人一起受到了皇帝的召见,这些人都被分配到了长安城中各种官学中去学习,从最简单的日常会话,礼仪,文字,到琴棋书画等艺术修养,再到诗词歌赋辩学哲理等高深的文化,样样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教学。可是这些东西团藏和龙纪两人根本就不感兴趣,就在两人觉得身在大唐的岁月充斥着空洞乏味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他们两人的生活,这个人就是新罗王子金乾运。 当时新罗王景德王金宪英刚刚病死,王子金乾运率领使臣来长安觐见大唐皇帝请求大唐皇帝册命,当时丞相元载有意刁难金乾运而妄图敛财,金乾运在长安等了一个多月都见不到代宗皇帝,就是在这段岁月中金乾运结识了团藏和龙纪。 新罗和日本两国积有旧怨,而且这怨仇颇深,因为百多年前大唐与新罗联军与日本和百济联军曾在白江口打了一场大战役,史称‘白江口海战’,是役唐军和新罗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日本舰队于白沙,日军的将军朴市田来津虽然奋勇杀敌直至战死,也没能挽回战局。唐军在将军刘仁轨指挥下,四战全胜,焚毁日军战船四百余条,海水翻红,火光滔天,日本军队溃不成军,被唐军斩杀者便有一万余人,受伤被俘和战败逃走的更是无以计数,四万多人日军队伍逃回周留城的不足万人,一场大战不到半日时光,便已分出胜负。 第二百二十七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