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双姝_第三十五章、郑吉拒婚 刘询传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郑吉拒婚 刘询传旨 (第2/2页)

合。加上郑吉管理有方,定能好好控制他们。”魏相道。

    “嗯,上万人的迎接,迁徙大事,还有跟先贤掸的和谈事宜,此事还需要一位能力较强的人来处理,朕看此事非郑吉不可了。”刘询摸了摸下巴上的小撮胡须道。

    “立即招郑吉回长安。”刘询朝魏相道。“诺。”魏相轻轻作揖,低着头准备刘询说下面的事,然而刘询却停住了。在魏相的脑海里,郑吉发过来的奏折里应该还有曲歌公主的私信,信上言辞恳切,请准回乡。只是陛下说了先贤掸之事却只字未提公主之事,不知为何。

    “陛下,公主一生为大汉cao劳,如今匈奴内乱,公主久病思乡,陛下是否准许回朝。”魏相大概为冯姝一生事迹所动,又哀叹于冯姝此生悲凉,不忍其客死异乡,于是冒然向刘询道。

    刘询看了魏相一眼,似有所思,拾起桌上一张白绢,看了半响,终于道:“准了。”

    魏相看了刘询一会儿,欣慰的笑了,没在多说什么,轻轻做了个揖便退了出去。

    渠犁,郑吉正翘首以盼等待传令官到来,从奏章出渠犁到现在也有两个多月了,快马加鞭,信使应该早就送到了吧。可是为什么他要等的传话还没来呢?司马熙也似乎有些着急,按照朝廷奏则的传送时间,这两天应该是到了的时候了。一大早司马熙便骑马跑过来,下马走近大厅,见郑吉翘首以盼,似乎把他当成传令官似的,见是司马熙,道:“是你啊。”

    “朝廷的回复还没到?”司马熙着急的问。

    “报.....”司马熙几步跨到大厅还没落座,只听外面一声长吼,一个士兵举着一只竹筒火速跑进来,跪倒郑吉面前道:“禀将军,朝廷密奏。”郑吉一把夺过来,迅速打开竹筒,看到自己所写奏折的朱批。

    “怎么说?”司马熙凑过来问。“陛下让我回长安详谈此事,令你驻守渠犁。”郑吉合上奏折,看着司马熙道。

    “好,那你快去吧,这里有我。”司马熙道。郑吉拍了拍司马熙肩膀,将奏折交与他,收拾好行李,于当晚便骑上快马带上两位侍从疾驰而去。

    一晃又是一个月过去了,郑吉一行三人快马加鞭终于在日落之前到达长安,一到长安,郑吉来不及休息便直接朝皇宫奔去。

    三五个大臣此刻正在建章宫讨论此事,有分管农牧的,有分管兵部的,也有分管户籍的。按理说这些魏相都可以代劳,但正的落实先贤掸数万人的归降那就不得不把相关部门人员都招过来好好讨论一番了。

    “陛下,郑吉郑将军已到殿外,等候陛下传唤。”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之时,太监小声对刘询道。

    “快传。”刘询道。

    “传卫司马郑吉。”郑吉官封卫司马所以太监以官名称呼。郑吉一身戎装也顾不得穿朝服直接上了大殿。拱手向刘询行礼道:“臣,卫司马郑吉参见陛下。”刘询见他一身铠甲风尘仆仆的也不便责备,道:“郑将军终于到了,坐。”伸手向左边引导郑吉视线。

    郑吉往左一看,刚好看见一张空座,大概是专门留给他的,寻思着陛下算的真精准,连他什么时候到长安什么时候进宫都算的这么准,不禁让人有点不寒而栗。轻轻落座在一旁,看了看四周各人,又朝刘询看了看,只听刘询道:“现在你说说西域情形吧。”大概是信上说的不清楚,还是面谈为好。

    “诺。按照公主信里的意思,大概先贤掸需要得到我大汉的援助,但似乎还没做最终决定,公主的意思是双方都拿出诚意,商议一番。”郑吉看着刘询道。

    “嗯,以你的了解怎么看?”刘询问郑吉。

    “臣了解过日逐王先贤掸为屠暨堂忌惮,以屠暨堂对匈奴贵族的杀戮程度来看,先贤掸目前确实危险。”郑吉道。

    “但是先贤掸迟迟不做决定大概心里对我大汉还是有所怀疑忌惮,心里没底,公主信里也是此意,所以臣的意思是,我们还需要拿出诚意,至少让先贤掸看到我们欢迎他并愿意接纳日逐王部的诚意。”郑吉又道。

    “此事不难,难就难在这个诚意到底该是什么诚意?”魏相向郑吉道。在座各位只有他郑吉跟匈奴人打过交道跟先贤掸和冯姝打过交道所以也只有问他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